終於,石川的好奇心完全被勾起來了,虛心的向小晏請教起來。
“孺子可教矣!”小晏贊完石川,又搖頭晃腦的接著言道:“這本《雙蝴蝶》的故事,自元朝起,就以雜劇的形式流傳在民間。相傳,在南北朝時期,大家閨秀祝英臺女扮男裝去杭州紅羅山書院讀書,途中,遇見青年書生梁山伯,二人志趣相投,便在柳蔭下結為兄弟。”
“他們二人同窗三載,友誼真摯深厚,分別時,梁山伯十八里相送祝英臺。一路之上,祝英臺都借物吟詩,暗示自己是個女子,想將終身許配給山伯,可那山伯竟是個榆木腦袋來的,就是聽不明白英臺的心意。”
小晏說到此,故意停了下來,要吊一吊石川的味口。
果然,石川又聽上癮了,連聲問道:“這人咋比我還笨呢?那後來呢?後來怎麼樣了!”
“後來,祝英臺就很無奈,就假意說自己家有個小九妹,希望山伯能來下聘,迎娶九妹,山伯滿口應承。”
“可是,當祝英臺回家後,卻得知父親已經將自己許配給他人,十分痛苦無奈。等到山伯應約上門,與英臺樓臺相見之時,才知九妹就是祝英臺,又驚又喜。乍又知道英臺已許配他人,就懊悔沮喪不已,失魂落魄的回去後就一病不起,抱憾而終了。”小晏聲音低沉,悲哀的講述著。
“天啦,這個榆木腦袋也太可憐了吧!那祝英臺呢?她知道梁兄死了,一定很悲痛吧?”
“何止是悲痛呢?簡直就是悲痛欲絕啊!她向父親提出,要身穿孝服,去山伯墳前祭奠,方能出嫁。當英臺來到山伯墳前祭奠之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墳墓裂開,英臺縱身躍入墓中。很快,雨過天晴,從墓中飛出一雙蝴蝶,在空中翩躚起舞。”小晏如說書人一般,煞有介事的娓娓道來。
“這……這也太令人感動了吧!”石川聽完,怔忡的望著小晏,差點就灑下兩滴英雄淚來。
“的確,很感人,也很悽美!所以,我一直在想,那個餘秋空,他為什麼會對這本書如此喜愛呢?會不會與他的身世有些關聯呢?”
這次小晏求解的,是一直默然不語的穆清。
“他痴迷於男扮女裝,所以同樣也對女扮男裝之事極感興趣!”穆清頭也不抬的道。
“對,有道理,書中祝英臺扮了三年的男子,與梁山伯又日日相對,都沒有被發現。而這個餘秋空有可能會經常扮著女子,可能也沒有被人發覺過。所以,才對這出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來!”石川一本正經的分析起來,還是有理有據的。
“對,正解。所以呢,石捕頭明天要隨我們去聽戲不?”
“去,必須去,可是,你說那餘秋空他就一定會去嗎?”石川還是不放心的追問道。
“不一定哦,隨他,我們自去聽我們的戲,根本不用理會他來不來!”
“啊!那合著就純粹是去聽戲的啊!”石川的語氣裡盡是失望和無奈。
小晏拍了拍他的肩膀,還是沒忍住,“放心吧,你家爺另有安排了,我們只管靜心聽戲就好,到是,保管有意外的驚喜給你!”
”哼!先前你又說要我去抓人?現在又叫我只管去聽戲,爺又有另外的安排,還要給我意外的驚喜!呸,真不知你到底哪一句真?哪一句假?”石川氣惱的抓起饅頭就扔向小晏。
小晏一邊閃躲著,跳到了穆清身旁,看著他眼睛雖望著書頁,但眉頭微蹙,神思浮游,看著像是在發呆,又像是陷入某種困境中,在苦苦思索如何脫困一般。
他這神態,嚇了小晏一大跳,伸出五個爪子,在前者眼前晃啊晃的,“小王爺,小王爺,想不通就別想了,你這般深謀遠慮的樣子,我瞧著都有點怕!”
小晏沒有說錯,在他和石川一來二去的鬥嘴,耍寶之際,穆清的確想到了一件事情,一件五年前發生在楊州的大事情。
五年前的某日,穆清被聖上急召入宮,受皇命監管楊州“夜郎”案,連夜趕往楊州。
而那一日,也是溫小姐一家回京後,第一次去王府給玉福晉請安的日子。
可穆清為了此案,直忙到日暮時分才回府,跟著又匆匆趕赴楊州。
也因此,又錯過了和溫小姐見面的機會。
為什麼是又錯過呢?因為之前……
穆清微嘆了口氣,凝神淡然,再用手撥開眼前不停晃悠的五隻手指,沉聲道:“你還記得五年前的那個案子不,發生在楊州的“夜郎”案。”
後者微一蹙眉,肯定的道:“當然記得。當時,一夜之間,楊州三位富豪家的寶庫被盜竊一空,而盜賊留名“夜郎”後翩然而去,官府追蹤數月,連這個夜郎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過。後來是你親去監案,才不出一月,就盡破此案,印象深刻啊!”
“兩位說的是“夜郎”案啊,當時爺將案破了後,那個犯案的大盜夜郎也被叛了三十年的刑期,案子已經完結多年?為何又突然提了起來呢?”石川大惑不解道。
小晏也沉默起來,又看著穆清道:“你的意思是懷疑餘秋空與此案也有關聯嗎?”
後者點頭,回想道:“當時,這個夜郎承認他的確劫了富豪家的寶庫,也根據他所指,將藏在地下的財寶挖了出來,人證物證俱全。可我當時還疑惑過一個問題,就隨口問了他一下:為何會自稱為“夜郎”,他當時回答說……”
穆清突然停了下來,石川著急了,“他說什麼了?”
穆清的眼神深邃,“他只淡淡地說了一句:東風夜放花千樹,就再不言語了。但如今想來,他的話裡暗藏玄機啊!”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小晏接著穆清的話,輕聲念起詩來,並重復著詩中的兩句:“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