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菁菁被問的一愣,她雖說是叨咕了不少家裡生意的事兒,但實際的瞭解並不很多。
聽到許昭楠這問話,才仔細回想平日裡爹孃說的那些,然後答道:“我爹說……”
她說的不是很有條理,還有些緩慢,不過許昭楠卻是聽明白了。
馮家的生意不順,主要的原因大約有兩個。
其一自然是自身實力不行,忠順侯府老爺子是武將出身,立下了赫赫戰功的那種。可下一代卻沒能繼承他的衣缽,這便導致了侯府的沒落。
如今便是在京都都沒什麼人瞧得上,更別提這淮南地界了。
其二就是淮南的商貿壟斷了。
淮南地區幹生絲布匹這類買賣的商戶不在少數,馮家想要分一杯羹定然是個難事兒,所以才會一再告誡家中兒女莫要與人起衝突。
許昭楠沉吟起來,從昨日花會上見到馮菁菁,其實她便有了些想法。只不過自覺自己與馮家的差距太大,所以一直在琢磨合適的思路。
而馮菁菁的一番話,倒是叫她思路清晰了些。
“昭昭,你——”
“打住,可別這麼叫我,喚我楠姐、小楠都成。”許昭楠被叫的一激靈,瞬間便聯想到了關縉,也沒細想就說了這麼句話。
馮菁菁眨眨眼,許昭楠也反應過來自己這話有些不禮貌了,正想解釋一二,就見對面姑娘露出個曖昧兮兮的笑來。
“哎呀,我曉得曉得,嘻嘻嘻,那我就喚你小楠吧。”
許昭楠:……
好像挖坑自己跳了,她想開口解釋,馮菁菁卻搶先一步繼續自己的話,“小楠,你不用為我擔心啦。我同你說說話,心裡就舒坦了。反正最多就是去給薛家道個歉唄,也不妨礙。”
她說的灑脫,臉上卻是露出些不忿與鬱悶之色來,話落便嘆了口氣,嘟囔了句,“要是李府能幫幫忙便好了。”
話一出口,馮菁菁臉上就羞紅了,對著許昭楠連連擺手道:
“小楠你別誤會,我不是、不是……哎呀,我就是聽家裡人說多了,順嘴了,不是想叫你、叫你……”
“我知道。”
許昭楠笑著壓下了她亂擺的手,又遞了杯果露給她。
“李府是做海外貿易的,商隊一年也就出門一兩回,就算你家想來求幫忙,這會兒也來不及了。
除了這個之外,你家應該也是不缺錢財的,這也就求不到李府了。”
許昭楠在知道李府做的生意時,很是吃驚了一番。
以她淺薄的歷史知識,海外貿易在古代是十分少見的,雖說賺得多但風險卻是過大了,典型的有命賺沒命花的行業,可這卻是李府的主業。
而除此之外,李府日常乾的最多的,是類似於現代的“投資”,也就是說出錢控股分紅利。以昌州為例,李府佔股的商戶大大小小十幾家是有的。
正是因著這兩點,才叫來自北地的李府在昌州乃至淮南站住了腳。而讓它站穩腳的,則是李府的背景——李府是皇后的孃家,太子外家的產業。
如此,便是有心想要找點兒麻煩的,明目張膽是絕不敢的,私底下也得仔細掂量,確保絕對不會留下首尾才敢試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