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回返三光城
第二天天一亮忘君便獨自離開了,臨行之前在白黎尚卿的門前磕了三個響頭,也算是了了這一段師徒的緣分,在一次相見就是故人了,白黎尚卿可以說是一個灑脫的人,忘君也是如此。現在忘君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回到枉死城。現在他擔心的是公正府的事情,自己這一走就是半年,說不定會有些其他的事情發生,畢竟吳長壽是沒有辦法做到這些的。一些事情只能夠是自己出面解決。
三天之後忘君的龍驤寶輦已經回到耄耋湖畔,祭起了龍首船之後,便直接回到了公正府,此時的公正府是張燈結綵,規模較之以前也是有了很大的改變。忘君不由得一愣,此時的吳長壽已經走到了忘君的面前,行大禮參拜。
“公子,您終於回來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短短的半年之間,這裡的景象就發生了改變?”
“回稟公子,您離開之後,三光城原先的三個下屬城城主以及通判、典判等大小官員前來朝拜,當時你不在這裡,諸位大熱便直接稱呼現在您居住的府邸與您的身份不相同,沒有辦法,便開始大興土木,為您建造行宮,將這裡加以改造,三日前才算是正式的建造完畢,今天是黃道吉日,所以請來戲班祝賀一帆,相信一會兒諸位大人就會來到這裡了。”
“事情還真是多啊,對了,季陽那邊可有訊息?梅福氣沒有給我惹出來什麼亂子吧。”
“回稟公子,一個月以前,福氣便傳信過來,說是季陽現在修為已經穩定,這一行將近一年,也有很大的收穫,整個人也有了不小的收穫,心性也更加的堅忍不拔了。”
“那就好,若是沒有什麼效果,這一回他就算是白白的浪費了這一次出去的機會了,你去準備一下,我要洗漱一番,既然是那些個人來此,你就找些廚師做些個好酒好菜招待一下。另外還有就是你叫魏得權到枉死城一趟,去哪裡的藏書閣找一些關於勢的書籍過來。”
“公子,您畢竟剛剛上任一些事情您還是需要自己把關的,畢竟這三位城主以及各位通判、典判來此,您要是不露面的話,也不是一個辦法啊,畢竟您是這裡的王,這三光城需要您自己親自管理。”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你把耆老叫過來。另外將他們安排到正香點,在那裡進行朝拜吧,”忘君說道,吳長壽就直接告退,開始準備東西去了。
一炷香之後,忘君來到了涅池。乃是昭雲殿的一處地下溫泉,忘君褪去衣衫,將自己的身體沒入到了泉水之中,忘君不由的發出一聲輕吟,已經將近半年的時間沒有好好的洗漱一番了。忘君這一泡就是一個時辰,侍女將忘君的身體擦拭乾淨之後,忘君直接穿上看了一襲白紗,身體在白紗之下也是若隱若現的。
侍女為忘君梳頭之時,耆老已經到了門外,侍者將他引入涅池之後,耆老行大禮,三拜九叩,才緩緩地站了起來。
“不知道公子喚我前來所為何事?”
“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就是關乎三光城的些事情,我畢竟以後經常不在城中坐鎮,一些事情吳長壽又不能夠拿主意,所以以後三光城的事情就需要您出手了。”
“這、、、、、、”耆老也是一愣。
“耆老,您是長輩,一些事情您出手別人不會說什麼閒話,再加上您的身份,調教手段以及管理手段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最為重要的是您的修為,比吳長壽、魏得權以及梅福氣都要高出許多,有您坐鎮即便是我不在,也不會有人說什麼,再加上我並不打算動這裡的原班人馬。他們自治,您也沒有那麼多的事情,我這一段時間必須要加緊修煉,也沒有心情管理三光城的事物。所以這一段時間就仰仗耆老了。”
“公子您說的言重了,為公子分憂這本就是我的分內之事,但是若是由我暫時代為處理的話,那些個人會不有什麼閒話,畢竟這可是大事。”
“這一點您就不要那個擔心了,一會兒我會給他們說明的,您坐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就可以了,這一段時間我是分不開身。”
“耆老遵命行事。”
一個時辰之後,忘君穿戴整齊,一身白色綢布長袍,上面是刺繡針刺的龍紋團雲圖案,頭戴金冠,手中拿著一根權杖,腰間繫著一個玉帶,玉帶之上左側綴有香囊,右側是一個玉墜,成一個塔形。忘君身高九尺,通體修長,這一身衣服顯得格外的暴起。
“城主到。”次殺跌吳長壽高喊一聲,三光城所有的人分左右退至兩邊,行大禮,跪拜於地,無一人敢抬頭瞻望,忘君走在由紅布鋪設的地毯之上,在最前面是六位儀仗士兵,兩兩成組,手中分別拿著玉斧、玉鉞、玉戈,在後面是六個侍女,也是兩兩成組,前兩名灑淨水,中間兩名撒花瓣,後兩名手中拿著薰香緩緩而過。而後是忘君,在他身後是兩名侍者,手中持者孔雀尾羽製成的屏風,後面還有六位儀仗侍衛。
忘君端坐在主位之上,正香點乃是公正府的正殿,也是最為大的殿宇,忘君坐好之後。將權杖放置在左手之上,此時群臣朝拜。“恭賀城主壽與天齊,福壽永享,千秋萬世。”此時的群臣高喊。
“諸卿免禮。”忘君說道。
“起。”吳長壽高聲喊道,諸位大人才緩緩站起身來。大殿雖大,但是裡面只是站了三十幾個人而已,其中分別是各城城主以及通判,至於典判、主簿等官員則是在外面站立。
“我擔任三光城城主一職,一共半年,今日才與諸位相見,也是實屬無奈。如今三光城初立,大小事務已經與十殿交涉完畢,自今日起,三位城主還是城主,諸位的官職不動,希望以後大家對三光城的建設多多盡心,三城各自管理,每年三月初十、十月初八三城大小官員來公正府述職,我若不在,就由公正府主簿耆老代為管理。”忘君說道,此時手一揮,吳長壽向前一步,拿出了一本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