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修行
“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有著這樣的一位正神在這裡,我們可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孔家家主說道,這時候的所有人都相繼離開了,而在儒家的內部,所有的高層都在這裡集合,所有的人都是面帶愁容。
“我們接下來怎樣?要不要趕上鳳凰一族的人,向他們、、、、、、”
“不用了,這一次雖然說不是我們理虧,但是他的的確確避免了我們人族的內部廝殺,若時今天,那些天才地寶、藥草仙芝若是還留在這裡的話,一場爭鬥就難免了,這一個決定可以說是最為得體,也是我最為周全的,”孔家家主說道,“人族事大,我族事小,這一個就直接翻過去吧,但是對於那一位正神福德正神我們還是要仔細的考慮一下。”
“關於這一個說不準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畢竟有著這一位福德正神的存在,文海秘境也可以得到儲存,這不是最好的事情嗎?”
“這、、、、、、你們說的也是事實啊,不過這一位福德正神的性格未定,也沒有人見過,是敵是友也不能夠清楚地知道。”
“最起碼現在而言是對我們是一個朋友,只是沒有想到文海秘境之中還有一位正神存在。既然是有一位正神存在,那就開始為他立廟開始供奉吧,畢竟百年三粒息壤的價值要遠超其他的。”
“息壤是一種可以自行生長,不會消耗的存在,只要有他在,便可以搶得息壤。只要有息壤。我們便可以得到很多的藥草,最起碼現在暫時是對我們有很大的益處。”
而在這裡,此時的天空之上,一座移動的宮殿之上,鳳凰老母以及青鳥正在那裡喝著茶。
“傳說之中,青鳥乃是西王母的信使,西王母乃是一位上古之神,你們就是那一脈的吧。”
“不錯,先祖就是之前的侍奉那一位上古之神那一位青鳥,但是歲月久遠,人已經消失了,只留下我們這一脈。鳳凰老母前輩,你可知是、、、、、、”
“魂洛稱我一聲乾孃,又稱呼你為一聲姨娘,再加上我鳳凰一族人員稀少,雖然說是年長你幾歲,但是你以後就直接稱呼我為姐姐就可以了。”鳳凰老母說道嗎,“雖然說你的修為尚淺,但是你的資質乃是少見的,說不定不出多長時間你就可以直接超越我。你這一次出來、、、、、、”
“這一點還希望姐姐可以給一個方便,這一次我出來本身是沒有帶任何的東西,但是我卻將它帶了出來,這一個法寶乃是三雲山,三雲山雖說一個法寶,但是確是將整個山群煉製成法寶,這一次我將文海秘境之中所有願意跟隨我的妖獸都帶過來了,一共是三十九萬八千六十七隻。所以希望姐姐可以給他們找一個可以容身的地方。”
“這、、、、、、呵呵呵呵,你啊,整了半天是跟他們玩了一個文字遊戲啊。這樣的性格我很喜歡。”鳳凰老母說道,而後慢慢的飲了一口酒,“我們鳳凰一族近千萬年的生殖能力十分的差,我們鳳凰一族的子嗣也是越來越少了。所以我希望妹妹你以後也要為我們鳳凰一族做一些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情。”
“自然,我本身就是鳳凰一族的一份子,自然是要為我族分憂,但是有一點我希望姐姐可以答應我,告訴我魂洛究竟是誰殺死的,我要為他復仇。”青鳥此時說道。
“不用了,巫族已經將這一個仇報了,十日滅一國,如今已經全部斬殺了,你要不要祭奠他一下呢?就在這附近的一個國家。”
“我、、、、、、不去了。”青鳥說道,“逝者已逝,去了也是徒增傷感而已。”青鳥長嘆一聲。鳳凰老母本來想說什麼,但是便不再言語,的確就像是青鳥說的那樣,去了也是徒增傷感而已,還不如不去,因為沒有孩子,所以才會對魂洛更加的疼愛,這就是一種原始的母性光輝。
一個月以後,文海秘境的風波就已經平息了,但是世人也已經知道了在這一個世界上還有一位正神的存在,這要比什麼文海秘境更加的震撼,畢竟一位神的存在,那就是無上的,
而在陰間,郎玉山之上,此時的忘君身形一動,自己就已經發生了改變,已經成了三頭八臂的樣子,這一種咒術是需要自己的身體作為基礎,還要領悟咒文的力量,這也是不夠能夠製作成符篆的少數咒術之一,此時忘君的八臂之中各有所持,玉筆、符篆、打神石、菸斗、打神石、七寸龍骨劍、玄武印、七寶陰魂鏡。
此時的忘君正在不斷地研讀著陰陽陣法、三才法陣、四象伏魔三個陣法,忘君的身體因為長出了三頭,所以思考起來更加的敏捷,忘君以前有些不明白的地方,現在也已經開始明白了,豁然開朗,忘君開始嘗試著刻畫陣紋,而在這邊忘君的一舉一動都被古榆樹上的白黎尚卿看在眼裡,白黎尚卿所給的三個陣法就是一種攻擊力度超強的陣法。若是能夠看出一些端倪的話,正常人最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到那時忘君僅僅是使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將這些陣法瞭解了一個大該。
不僅僅是如此,此時的忘君感覺到自己的神壇之上感受到了一股神性的光輝,此時的忘君不由的開始想起來自己曾經提出的問題,這世間是否存在神,但是現在忘君已經是有了自己的一個全新的認識,神只不過是一種擁有著其他修士沒有得力量,稱之為功德之力,因為功德之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化為了功德簿,從而天降神壇,神位是與修士的修為並沒有直接的聯絡,但是卻可以幫助修士修行,一旦成神就是代天行事,一些行為是自己沒有辦法干涉得,這功德之身就是一種天道的承載而已,自己還是依靠自己。神位對於忘君而言還是不敢輕易的觸碰,以免招惹到其他的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