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命理
“在下那是秦廣王城韓家三公子,韓雲飛,想必這一位就是枉死城新晉的那一位監察使忘君大人吧。”這時候那一位白衣男子說道。“這一位乃是在下的未婚妻宜修。”白衣男子說著虛行一禮。
“原來是來自秦廣王城五大世家之一的韓雲飛公子,還有宜家的宜修小姐。忘君失敬了。”此時的忘君說道,但是並沒有起身,仍舊斜躺在雲端之上。
“你、、、、、、你一個小小的監察使,見到我家公子竟然不起身相迎,還在這裡斜躺著,真是失禮。”一個侍者說道。
“哼,一個小小的侍者竟然這樣對我家公子說話?”孟塗氏冷哼一聲,白了一眼那一個侍者。
“你、、、、、、”
“你什麼你,我們家公子乃是身為監察使,地位相當於通判,我想你家公子並沒任何的職務吧。”
“你,你們一些刁民,即便是一些通判見了我家少爺也是畢恭畢敬的。你們這些個、、、、、、”
“孟塗氏,不要跟這些個小人物說話,免的掉了自己的身份,”忘君冷哼一聲。這時候打了一個哈欠,“真是笑話啊,我們已經在這裡等了將近三個時辰了,但是一點的頭緒還沒有,真是氣煞啊。”
“忘君大人,希望注意一下你的言辭。”此時的韓雲飛說道。
“我感覺我說的已經很明白了,第一,我尊敬你,那是理所應當,但是我尊敬的是你韓家,不是你,第二,你的這一個侍者只是一個侍者,沒有強大的背景,也沒有什麼官職,我為什麼要跟他廢話,他只不過是你的一條狗而已,要是你你為他說話的話,那豈不是自掉身價?”
“你、、、、、、真是沒預想到啊,想不到堂堂的忘君大人只不過靠著嘴皮子厲害而已。”
“是不是嘴皮子厲害,並不是說現在說的算。”忘君說著輕輕一笑,看向了韓雲飛。“怎麼韓公子你還有些什麼事情?”
“沒什麼事情了,既然是忘君大人下了戰書了,那就以觀後效,看看諸侯的結果如何了?我們走。”韓雲飛一行人便離開了。
“公子,這樣做的話是不是有些太過了,畢竟這是韓家的人,韓家作為秦廣王殿的五大家族之一,身份地位僅僅是低於秦家、葉家,你這樣子說他們是不是有些、、、、、、”
“不妨事,從始至終我見到的都只是一些小家族,這五大家族還從來沒有見過,這一次見到了五大家族之一的韓家以及宜家,自然是要好好的看看他們的底氣了。”
“五大家族之一的秦家作為最為頂尖的您不是已經見到了麼?”
“你是說秦慕,他並不算是秦家的人,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一個秦慕的戾氣全部消失了,而且還十分的乖巧,之前所謂的飛揚跋扈、紈絝子弟今天竟然全部沒有了,在我看來這一個小子就是一個乖乖的小兔子,沒事的話喜歡發一些小脾氣。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一個小子竟然會讓整個通判殿感到畏懼。”
“雖然說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是還是十分的好奇,一個曾經的王者,現在輪為一個階下囚,不過現在想想也是可笑。”
“對啊,還沒有見過那一個人被一個階下囚牽著鼻子走的,公子您倒是頭一個啊。”說著鬼奴舛也是輕輕一笑。
“你們兩個是越發的沒大沒小了,竟然直接這樣跟我說話了。”
“那還不是忘君大人您教導有方啊。”此時的孟塗氏輕輕一笑說道,“不過這一次看來十分的兇險啊,竟然直接調動了十殿所有的英年才俊,這些人大眼一觀都沒有超過三十五歲,算是一代豪傑了。”
“這樣子說的話還真是,我剛才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忘君不由的皺了一下眉頭。
“公子您有什麼發現麼?”
“沒有。”
“占卜也沒有什麼結果?”
“這就是最令我感到差異的,這應該是我第二次沒有占卜出任何的東西了。而且一點的提醒也沒有,第一次是巫族的那一位史上最為年輕的司司正公,但是可惜了他英年早逝,他是因為有天道矇蔽,根本就沒有跡象可循,但是這一次那是沒有天道矇蔽,更像是直接沒有後續一樣。這一個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明明有跡可循,可是就是查探不出任何的東西。不僅僅是如此,最為重要的一點,這一個雕像的來歷都沒有辦法查探出來。”
“難道也是、、、、、、”
“不是,這一次真的是我的技術不如人。”忘君說道。“恐怕我還是要繼續修行這一個法門了。”
“可是公子,占卜,判定吉凶這本來就是逆天的存在,有這一個便可以趨吉避凶,一本萬利,事事謀定而後在發展,便會尋找到很多的機緣。”
“你真的這麼認為?占卜乃是尋得一絲天機,但是你也要知道氣大壓身,一些機緣本來就不是你應該擁有的,但是你謀得了,算計天道,總有一天會被天道算計,會被天機所反噬。”
“占卜之道,分為兩種,一種是知前事因果,而謀的後面的發展,另一種是知後事,判定吉凶,但是這些都不是完整的占卜之道,真正的占卜之道是知前事,曉後事,才可以做到最為完整的占卜之道。”
“占卜之道占卜的是一種事情的執行軌跡,一個人人生的命運去向,但是世事無常,再為精準的占卜也有一天會有失誤的時候,因為每一個時刻,每一個機緣都在改變著,改變著有所得軌跡,一不小心,便會萬劫不復。”
“公子,占卜之術就是命理之術嗎?”
“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趨吉要避兇。這些都是命理之術,占卜之術只是為修命提供了一個道路而已,到最後所有的事情還是需要自己來決定自己的動向取出,就像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鐘你是生是死,下一刻鐘你又在何方見到什麼樣的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