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在任何公眾場合發表自己對事情的見解,沒有在任何場合教別人怎麼看未來,所以他的名言並沒有什麼。
如果有,他的名言就一句:你身上沒帶刀吧?
他不多不少,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剛好給國家大基金賺了五百億美元,給擎天集團賺了一百億美元。
很多人只知道他在比特幣裡面賺的錢被沒收了,知道他賺過一次一百八十億美元,並不清楚這兩件事背後的意義。
即便這樣,整個市場還是被他給帶瘋了。
孟建國看著申購的資金,有些目瞪口呆。
他這輩子都沒敢想自己能管理那麼多錢。
官網癱瘓了好幾次,程式設計師被罵了很多遍,等週一收盤之後,他帶著資料拿給李遠看的時候,雙手都還在發抖。
才過去十五個小時,申購金額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一千六百億!
擎天混合中小盤申購的人數最多,足足有六百多億,另外三支基金申購金額差不多,都在三百多億上下。
李遠看著這份資料就知道,沒錢的人還是多。
真正能拿出來二十萬的都沒多少。
或許絕大部分人就是省著拿了五萬塊出來,買了擎天混合中小盤,已經沒別的資金去申購其餘三支基金了。
所以毫無疑問,他的重心依舊會放在擎天混合中小盤上。
“老闆,看這樣子,今天申購資金恐怕要達到兩千億,我們確認多少份額比較好?”
資金太多,孟建國拿不定主意。
如果只有兩三百億,他完全不會這麼問。
別的基金,兩三百億或許都要好幾天才能確認,但放在李遠身上,不存在的。
兩三百億就是下酒菜。
“全部確認了,加班加點搞定,等下所有人操盤手過來開個會。”
“好。”
其實擎天資本也組建了專門的投研部門,只是規模很小,才十來個人。
銷售人員暫時一個都沒,除了操盤手,還是操盤手。
也就是所謂的交易員。
這種結構是畸形的,全靠李遠一個人撐著。
李遠的交易模式,就是一人兼職了所有輔助部門,畢竟他也不相信別人給出的評級。
正常的基金公司,是投研部門給某個股票一定的評級,基金經理再綜合考量,最後給交易員下達一個長期或者寬泛的概念,偶爾會快進快出一些大票。
所以為了避免明天出現問題,李遠必須要提前開會。
這也算是他第一次召開會議。
公司目前所有的交易員全部算上,也就一百來個,其中至少四十個還沒參與過交易。
就算明天全部參與進來,假如兩千億的資金,人均要打出去二十億。
這二十億怎麼進,是有講究的。
不可能直接找一個票就不要命了一樣往裡面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