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籌碼都被李遠給承接了,擎天資本那邊壓力很小。
目前擎天資本的成本降了下來,畢竟後面雙方壓力都大,為了不露出破綻,擎天資本瘋狂接籌碼。
擎天資本的成本是130美元,他們接了大量120美元左右的籌碼,降下來不少成本。
可以就在爆倉線上。
他們的總虧損,不能超過十七億美元,一旦虧損達到這個位置就代表爆倉。
現在其實也就僅僅差了三個點而已。
不過他們後續還能繼續加大資金投入,目前還有差不多五億美元,上了槓桿就是五十億美元。
按照在120美元這個位置的博弈程度,摩根想要拉爆,至少要把英偉達的股價砸到105去。
畢竟後續一個點都得讓擎天資本拿幾億美元砸,要不是李遠這邊幫忙,需要花的錢更多。
李遠知道,現在已經跟量化沒關係了。
連續三週的博弈,慢慢引量化入局,到最後摩根不得不拋開量化親自下場。
摩根沒得選,因為投入的太多了,不知不覺就投入了兩三百億美元。
帶槓桿的也是錢,本金雖然才二三十億美元,實際上虧損同樣也會上槓杆。
投入越大,對於勝利的渴望也就越強烈。
人終究不是程式,代入情緒之後,難免會忍不住。
本來他今天只想用自己的資金承接,給擎天資本那邊保留多一些資金,繼續跟量化斡旋。
但是今天砸的太狠了,他這邊幾乎要打滿,沒辦法再買了。
加上也不能讓擎天資本僅僅花費幾個億或者十幾個億就輕鬆度過,會被他們分析出來資料,於是就讓擎天資本接了差不多三十億美元,直接把持倉拉到了極致。
距離收盤還有差不多一個小時,李遠在半個小時之前,已經把陳潔喊起來了。
此時陳潔正在跟對方溝通。
聊了一會之後,她把手機遞給了李遠。
“您好。”
“先生您好。”
雙方正式開始溝通。
“剛剛那位女士說先生您手裡有英偉達的股票?超過20%?”
“是的,不過我對英偉達沒什麼興趣,想要找人接手。”
“方便告知到底是多少股票嗎?”
“24%”
“這確實是一個誘人的數字,不過跟我們的預想有一些差距,我們需要36%以上.”
李遠笑著說道:“如果有那麼多,我就親自下場了。英偉達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潤可足足有11億美元,您覺得這樣的公司只配五百億美元的市值嗎?”
對方沉默了一會,說道:“英偉達是一家好公司。如果先生只有5%,那我們非常樂意接盤,甚至願意給出超過30%的溢價。如果先生有超過36%,我們甚至願意給出60%的溢價,可唯獨24%這個位置,很抱歉先生,我們給不出價格的。”
這個位置對他們來說太尷尬了,他們也知道英偉達很強,這兩年在佈局。
可惜根本拿不到太多籌碼,又不能跑去給別的資金抬轎子,所以目前總共也就只有4%的股票,僅僅是當做一個添頭來做,跟著混點湯喝。
有人能持有24%雖然足夠讓他們震驚,但這個比例拿到手實在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就算加上他們手裡的,也不過28%,整體打不過對方,掌握不了主動權,後續資本運作不是他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