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定的價格有些高,一方面不想跟別人比降價,另一方面也不想一下子就賣出去那麼多。
說白了,服務行業是需要永續性的,而且服務經驗需要一點點積累。
即便現在擎天集團有完整的培訓體系,但還不夠。
這碗飯,得一點一點吃。
況且他現在也沒多少錢去支撐整個服務體系快速擴張的,得等明年。
他現在就私人賬戶有兩百多億,別的都在公司,並且幾乎都已經花出去了。
構建一個服務體系是非常花錢的,在沒有進一步完善之前,花的都是冤枉錢。
比如購買了啟星汽車,就會成為公司使用者,將會享受連續十年的高質量服務,每一年服務成本是三萬塊。
服務包括:醫療通道,教育通道,採購通道,諮詢通道,僱傭通道。
有了醫療通道,服務專員可以幫助客戶預約一些稀缺醫療資源,比如打九價,比如一些難搶的專家門診,或者說是重大疾病相關的幫助。
教育通道就是可以幫忙給孩子辦理入學,跟家長講解相關教育政策,甚至是為孩子請專門家教。
採購通道也很好理解,比如使用者想要搶茅臺,但是搶不到,服務專員可以幫忙,每年免費幫搶兩瓶1499飛天。還有比如一些新品釋出,但是不知道購買渠道,也完全可以委託給服務專員。
諮詢通道主要是可以幫忙解答一些問題,比如想要去一個地方旅遊,但是自身又懶得制定方案的,可以請服務專員幫忙,並且還可以提前安排好住宿,飲食,消費。
僱傭通道則是需要服務專員跑腿。
比如要送禮物,不方便直接攜帶,就能約定地點,讓服務專員給你送過去。
表白也行。
哪怕大半夜,讓服務專員給你酒店送一包煙,一盒套,一份外賣,都可以。
雖然這裡面有一些事情自己上網就能查到,但不要忽略一個人的懶惰,也不要忽略一個人的動手能力。
這些服務專案,僅僅是籠統的概括,要搭建相關部門,提前準備相關物品,還要提升服務人員的素養。
規模小的時候適合完善,規模大了,才能掙錢。
一旦汽車服務做起來了,那麼還能衍生出來很多東西。
比如做旅遊專案,比如為比心商城引流。
說白了,一旦大家習慣了這種服務,那麼李遠想讓他們去哪家醫院,就可以去哪家醫院。
想要讓他們去哪旅遊,住哪個酒店,在哪家餐館吃飯,都行。
只要使用者對服務滿意,別的方面依舊可以賺錢。
畢竟去醫院,只在乎能不能治好病,只在乎最著急的時候能有一個心理安慰,價格是次要的。
出去旅遊也是,比那種到處被人宰,花錢找罪受,絕大部分人寧願花錢去享受,能清楚知道錢花在哪兒。
甚至就算你想找物件,也能快速給你拉來一些男女進行匹配。
這個服務體系非常龐大,能運轉起來,至少一百年內不會被淘汰掉。
別的行業,誰敢說一百年內還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