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之所以來觀戰,就是為了看一看,戰將級高手之間的對戰。
這一次的挑戰賽,就是一個機會。
各種武技之間,存在剋制。
很多人,武技橫掃一大片,卻可能會被一個實力比自己低得多的人剋制。
項陽卻不存在這個問題。
應該說,目前項陽還有這個問題,但是即將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道術總綱項陽把基礎的原能運轉法學的差不多了。
而高淳,給項陽了一份武技複製。
那都是代表道術體系的武技。
項陽需要在這幾天的觀察中,觀察各種武技互相之間的剋制。
然後把有代表性的武技,全部學會。
當然了,不是原版武技,而是道術復刻版。
雖然威力上會小很多,沒有真理符文加持,會弱很多。
但是,原理上是一樣的。
真理符文的修行,本來就不是築基期中期修行者應該研究的東西。
地球上的修真者的路子都是走偏了的。
道術才應該是更廣為流傳的門路。
雖然單體威力弱一點,但是修煉難度降低十倍不止。
學習一個武技,還是學習十個威力八成的道術,這有什麼值得可以考慮的?
這個問題就像是,你在荒野求生時:
選項A,擁有世界冠軍級的游泳能力……
選項B,擁有大師級游泳能力、大師級捕獵能力、大師級格鬥技巧、大師級醫療能力、大師級武器製作能力、大師級射術……
這還有選擇的空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選擇B。
而且,你學了眾多道術後,再選擇自己最精通的一種去研究真理符文,最終形成自己的絕招武技。
不比一張白紙直接去研究真理符文創造絕招來得快?
項陽仔細的看著太上的對戰。
“重灌防禦剋制速度型武技。”
“陷阱類技能剋制重灌防禦。”
“強攻克制陷阱技能。”
“速度武技剋制強攻武技。”
形成閉環了。
跑得快打不過烏龜殼,烏龜殼打不過漁網,漁網會被攻擊高的破壞,攻擊高的打不中跑得快的。
“升溫容易降溫難,火系血克水系。”
“金系傷害鋒利,卻沒辦法攻破土系防禦……”
在瞭解魔法文明後,項陽不再用傳統意義上的分類去區分武技。
而是不自覺的套用神魔文明和修真文明等書籍裡的區分方式來區分各種武技。
很快,項陽就選擇出了一套道術作為近期攻關的武技。
雷霆系和神罰代表的電漿炮、雷霆脈衝作為攻擊手段。
土系和金系的石甲擬態、銅頭鐵臂作為防禦手段。
風系和電系的疾風步、閃電身法作為速度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