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才疏學淺,竟想不出這篇緬懷先生的文章的題目,只好斗膽借用《天龍八部》中三個章回的卷頭了。
記那年,讀初一,第一次偷偷地翻開了父親已經翻得褶皺的書,已經沒有封面了,那時家住農村,買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據說父親的這本書,是去瀋陽打散工的時候別人給的用以消遣用的。直到後來家裡安裝了閉路電視,才知道,那本書原來是一本武俠小說,名字叫《天龍八部》。
當我翻開它的時候,有許多字還需要查字典,我慢吞吞地讀了一個章回,第一個反應就是,天啊,作文竟然還能這樣寫!那簡直顛覆了我對“語文”的認知,更讓我從此愛不釋手,無法自拔,以至後來期末考試,我的疑似武俠版作文得了零分。
自那以後,結合著一部部武俠影視劇,我開始去書海中尋覓它們的原著,已被作者的學識,文采,折服得五體投地,其實潛移默化中,那已經成為了我寫小說的啟蒙。慢慢的自己也開始嘗試著,捉摸著,把那些小說裡帶給我的靈感,也寫出來,只是一開始不知道,那個東西叫小說。
不論是武俠影視,還是武俠小說,後來才發現,我們這一代人,已經有了一種刻骨至深的情懷,武俠情懷,更是金庸情懷!
可在昨天,我正看著電視,愛人看著手機新聞突然跟我說,親愛的,告訴你個訊息,金老爺子,與世長辭了。
我愣了一下,哪個金老爺子?愛人吸了口氣,查良鏞老先生。
其實餘下裡我也愛寫一些東西,但那一刻的心情,我實在找不到任何形容詞來形容。
關掉電視,我整個人都是懵的,感覺一下子似乎失去了一個世界一樣,失魂落魄,那不是失去親友的感覺,直到現在我也未能找出那種感覺是什麼。
翻開微博,微信,哀悼先生的帖子已經霸屏了,我這才漸漸接受了這個事實。
有的人說,金庸去世,再無江湖。其實我想說,先生已矣,江湖依舊,這個江湖,是先生打下的,會有人走下去。
江湖斗轉人間道,武林永珍在此間。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先生,一路走好!
悲痛之餘,心中惶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