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峰納悶:“李道長為何說不該問你?這件事關係我父母之仇,
望道長體諒我孝心一片,如果知道一二,就請告訴我吧。”
李耳面露微笑道:“李公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就是一切順其自然,道教所謂的道就是自然之道……”
李青峰知道這一句乃是道德經裡的名言,可是這與他父母之仇有何關係,遂追問道:“李道長,我知道道教追求自然,
可是道教不是也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義。”
李耳搖了搖頭,往回走道:“李公子,還知道的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李青峰見李耳走了想跟上,可是不管他如何努力都無法移動,
直到李耳步入太清宮,李青峰才能動彈。
他立馬往太清宮跑去,但是當他跑到太清宮裡是,哪裡還有李耳的身影,
這時青衣童子再次出現:“李公子,請跟我往這邊走。”
李青峰以為是李耳再次讓青衣童子帶他去見他,雖然疑惑為什麼李耳要多此一舉,但是還是連忙行了一儒家禮道:“有勞小道長了。”
青衣童子稚嫩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可比你大多了,可不是什麼小道長。”
李青峰就當是青衣童子頑皮並未反駁。
這五年因為李耳的威名老君山收了不少道士,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道士道童,紛紛對道童施禮,有的喊師伯,有的喊師叔,有的喊太師伯……
青衣童子也一一還禮,
不一會兩人到了一處分殿,門口站了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道人,
少年道人正之前李耳與武當山借來的記名弟子葛洪。
此時得葛洪已不再是籍籍無名,被世人換做小仙翁,與瀟湘仙子夜瀟湘,小活佛劉書信兩人並稱三小仙。
葛洪朝兩人執了一個道教圓揖道:“子青師兄你怎麼來了?這位想必是李青峰李公子了。”
李青峰正詫異葛洪居然認得自己,就聽青衣童子開口說道:“葛洪師弟,師傅讓你與李公子一同下山,
另外這本道德經你也帶著,至於之後你是要回武當山,還是自己遊歷都隨你”
說著的同時從袖子裡拿出了一本道德經遞給了葛洪。
李青峰一聽居然是讓自己下山,連忙道:“這位小道長,李道長呢?
我還有事未問清呢。”
青衣童子笑了笑道:“李公子,師傅把該說的已經都告訴你了,至於不能說的,即使是我們,師傅也不會說的。”
葛洪這是也開口:“李公子子青師兄說的沒錯,師傅一直都是如此,
除了修煉之事,師傅也從來不會多做無用之事,
能讓師傅單獨陪你說這麼久話的你是我來老君山這麼久,唯一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