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諸公,抱歉抱歉,說起公事,就怠慢了諸位。呵呵,這是我們一慣的辦事習慣,絕沒有故意怠慢諸位的意思。”
“哪裡,今日一見大司馬如此心繫百姓,方知大漢為何能夠如此迅速的興起。”
“呵呵呵,漢室復興,已是定勢。然而要把這定勢變成現實,還需要包括在座諸公的大家一起努力。”
“不敢,罪臣等都是亡國之人,得大司馬慈悲,未曾追究昔日對敵之罪,已是感激不盡。大司馬但有所命,我等豈敢不從。”
這就是要給我們官職了吧?哎,你們漢國不是早就急吼吼的把河北五州的刺史啥的都給抓在手裡了麼?能夠給我們什麼官職呢?散騎常侍這樣的閒職?司空、司徒這些徒有虛名的三公職位?哎,我們是不是想多了?能有個郡守就不錯了啊。
“諸公,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目前,雖然漢晉之戰已經結束。但是天下仍然不夠太平。南方,孫吳仍有負隅頑抗之心。北境,鮮卑日益強大,雖然我們盡力將其拆散,弱化。但鮮卑族人的人口越來越多,南下的慾望越來越強……近些年來,我大漢的兒郎走過泰西,下過南洋。更是知道當今之世,強國林立。我們在場諸人,實在沒有懈怠下來的資格。”
“大司馬所言極是。”
“所以,本官首先要安排的,就是各地軍團主官的人選。諸位請來看,這是隨軍長史衙門剛剛制定的裁軍方案…….總的來說,裁軍之後,我大漢暫時保留二十萬常備軍,分為七個軍團。”
關彝說到這裡的時候,原季漢方的將領各個都眼神熾熱。而原晉國一方的大臣則表現出很無所謂的表情。
“咳咳,本官在這裡要先說明一下。這七個軍團的統帥,本官只是一個建議,最後還是要交給陛下批准方可實際任命的。這點大家務必牢記。”
“呵呵…….”
哎,看來你們真的不知道我和皇帝陛下是怎樣一種關係啊。算了,這事兒不能再給更多的人說了。
“諸公,首先是幽平並三州,本官意欲請旨陛下,拜次騫為鎮北將軍,為我大漢鎮守北疆。次騫,你覺得如何?”
“多謝大司馬信任,末將願意擔當此任。請大司馬放心,有文俶在北,不管是拓跋還是宇文甚至慕容,都不能南越長城一步!”
“嗯,本官對此深信不疑。”
接著,關彝又手指馬傑道:“安定涼州,舍馬家人其誰,鎮西將軍,仲英豈有意乎?”
“弟願擔當此任,定為兄長安定西北,使得羌人不敢作亂。”
“以仲英之能,必然如此。嗯,冀、青、兗、豫四州,現為我大漢腹心,需以老成持重之人主持。伯治叔父,且請勉為其難。以左將軍一職,使我大漢心腹安穩!”
“趙統敢不受命!”
“益州,乃我大漢復興肇業之基。紹先公年事已高,多次上表陛下乞骸骨。而且這個地方以後也是我大漢滅吳的發起點。所以,令行,你去!”
“張遵領命。只是兄長,定烈賢弟那邊?”
“孫定烈我另有任用。你不必擔心。”
“小弟明白了。但是兄長,益州位於長江上游,以後滅吳從益州發起理所當然,但是小弟完全不擅水戰啊!”
“呵呵呵,這個不要緊。我有一人,可以助你成事。”說到這裡關彝對身後的石喬點點頭,石喬馬上走到大廳後面,少頃,領了一個人進來。
“這一位,右邊的諸位可能不認識。但是左邊的諸公肯定都是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