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護軍胡烈,最近幾年真的很背。
想當年胡玄武威風凜凜的拿下陽安關,為司馬昭的伐蜀之役拿下首功。結果一轉眼就在同一個地方成了階下之囚。被調到荊州了吧,又在司馬亮的瞎指揮下莫名其妙的丟了襄陽……非止如此,等他回過神來。啊?怎麼我那兄長被羌人取了腦袋不說,連老家安定也丟了?
這次被羊祜派出來支援司馬駿,一開始他還想著憑自己經年宿將的身份,怎麼也能撈上一個主攻。結果被安排了一個押糧官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明明那邊司馬駿已經派出苟晞率領騎兵前來支援,眼看第二天就可以和苟晞合兵一處了,結果就在今天,他的糧船果然不出所料的遇到了襲擊。
說起來,經歷過多次失敗的胡烈已經很謹慎了。這一次運糧,乃是從荊州地方來的五萬石糧食。為了防止被敵人一鍋端,他非常小心的動用了一百條糧船,每條船上只裝有五百石糧食。更多的噸位,他拿來裝了士兵。
非止如此,一旦糧船即將航行到河岸比較平坦的地段前,他都會讓船上計程車兵先下船一部分,在平坦的河灘上先行列陣進行警戒。待得船隊再次駛入兩岸都是山丘的地段後再讓士兵重新登船。
可以說,他已經把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最好。
可是,敵人根本就不按規矩出牌啊。
十一月二十日,楊縣以西,木蘭塞以東。這一段漢江,主要是在大山之中穿行。河流蜿蜒曲折,河面也因為兩岸山勢的壓迫而收窄。因此河水流動速度加快,對於逆流而上的糧船來說,這一段的行程是最為困難的。
所以,到了這一段的時候,不光隨船的民夫,便是部分船上計程車兵,也要到船艙底部努力的划槳,否則糧船便會不進則退。對此局面,胡烈一邊命令部分士兵去船艙幫助划槳,一邊命令部分士兵下船:減輕船隻重量的同時,繼續在岸邊加強警戒。
然後,敵襲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
敵人根本就沒有上船搶糧的打算,也沒有預料中的抵近江邊用弓箭射擊。而是隔得老遠就開始用投石機招呼:對,就是用投石機朝著江裡招呼。而且投石機用的全是火油彈!
“哎,騎都尉,老夫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看著匆匆而來的苟晞,老將胡烈滿臉愧色:“當時的情況,只聽見一聲綁子響,半山腰上的不少樹木一下子就斷了,然後就露出了樹木隱蔽下的投石機。那火油彈的密集程度啊,哎……老夫事先派出的兵爬上半山腰的時候,賊人非但沒有撤走,反而藉助地勢進行了居高臨下的射殺。等老夫把對岸的兵和船艙裡的兵派出去的時候,賊人已經全部撤走了……”
“哼,這必是賊子早就預備好了的伏擊地點。”看著起伏不定的山丘,以及山丘上茂密的植被,苟晞也覺得滿嘴發苦:“我的汝陰王誒,你給我騎兵能有什麼用啊?”
“哎,現在賊子熟悉地理,這數百里糧道,有了投石機之助,可謂到處都是賊子可以攻擊的地點,這實在是防不勝防啊。”
“這個嘛,將軍容稟,末將倒覺得不一定。”
“哦?騎都尉想到什麼了?”
“胡將軍,聽你的描述,賊子只是單純的在半山腰上發射火油彈,完全沒有下來搶糧的意思?而且等你的後續部隊集結起來後,雖然還有少量糧船未被引燃,但賊子還是迅速退走了?”
“正是如此。”
“嗯,由此可以推斷。其一,賊子不缺糧。其二,賊子的兵力不足。”
“騎都尉後生可畏。那麼從這兩條可以推匯出什麼呢?”
“呵呵,將軍這是在考校我呢。那麼我就說說我的想法,請將軍指正。”
“指正不敢當,騎都尉真是少年有才,老夫洗耳恭聽。”
“胡將軍,賊子不缺糧的原因,當然不是他們自己種糧。而是事先就從西城那邊帶了一部分糧食出來。而且,若是末將所料不差的話,賊子肯定有好幾處糧食的埋藏點。按一個士兵既要揹負糧食,又要攜帶刀具、工具甚至部分投石機的關鍵部件來算。一個士兵身上最多能揹負三到五天的糧食。所以他們的攻擊點和糧食的埋藏點,肯定隔得不會太遠,有了一個暴露的攻擊點,末將只要肯花時間,就能找到他們的一個或者多個糧食埋藏點。而敵人暴露的攻擊點越多,其糧食埋藏點暴露的可能就越高。一旦其糧食埋藏點暴露,呵呵,這支在外面流動作戰的賊軍,定可不攻自破!”
“騎都尉分析得有道理。只是雖然如此,但是你看此地山巒起伏,植被茂密,便是賊子只能在一到兩天的路程內機動,也是不好找的啊。”
“將軍,正是因為此地植被茂密才好找啊。需知人要在此地穿行,怎麼可能不披荊斬棘留下痕跡?若是得汝陰王令,從南鄉郡等靠近秦嶺的州郡調集一些善於跟蹤的獵戶前來,豈不事半功倍?”
“真是……騎都尉確實有大才。哎,騎都尉放心,待會老夫就向汝陰王起草請罪表,但老夫也會把你的分析都寫進去。一切行止,都請汝陰王定奪。”
“末將多謝將軍關愛。”
“誒,提攜後進乃是美德。騎都尉若是不嫌棄,讓老夫先為你取個表字如何?”
“固所願也,不敢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