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蜀漢的復興> 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 (2 / 2)

潼關的重要性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司馬望派出徵西將軍府參軍王韜率領一萬人長期駐守在這裡。

長安北部的撫夷護軍部,是內遷的氐人、羌人、鮮卑人聚居的地方。這個地方不是設個軍部就完了,肯定得有兵,而且是足夠的兵力進行震懾。所以這裡也是一萬人。

此外就是嶢關那裡有三千人,子午谷、褒斜道等秦嶺六道都要分兵把守。當然,司馬望不是庸將,不會把剩下的七千人平均分配在各個谷口。最重要的斜谷谷口,一開初他佈置的軍隊可是足足有五千人。

可是一方面是司馬望出鎮關中已經四年多了,關彝在益州一直很安靜。另一方面則是:長安北部的北地郡,那些鮮卑人又開始不老實了!

東漢時代的北地郡,是一個地域面積極為遼闊的大郡。可是從黃巾之亂起,一方面是漢人忙著打內戰,對邊境地區的管理確實少了力度。另一方面則是小冰河氣候越來越明顯,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的開始內遷。所以到了曹魏中後期,原來幅員遼闊的北地郡,其地域面積已經縮水了七成!

而就是這剩下的三成裡,漢民的人口比例仍然不佔優勢。在這裡佔據優勢的,是鮮卑的禿髮部。

所謂禿髮,就是拓跋。這支部族後來建立了十六國之一的南涼。而與他們同源的拓跋部,後來建立了“終於沒有墮落為第十七國”的北魏。

在關彝所處的這個時代,禿髮部已經是一個人口繁盛,分支眾多的大型鮮卑內遷部落。其遊牧的範圍,涉及到雍州、涼州乃至尚未納入中原版圖的青海等地。整個部族的人口不下十萬。牲畜更是擁有數百萬頭。

可惜,在這天災一日勝過一日的年頭,家越大,當家的人就越痛苦。

由於不斷的旱災,導致草原面積減小,各類牲畜大量死亡。禿髮部的生計最近這些年是越來越糟糕了。

對於遊牧民族而言,什麼行政區劃、國家邊界線啥的都是不存在的東西。他們的眼裡,哪裡有豐美的水草,哪裡就是家園。既然北邊的草原漸漸的消失,那麼我們就南遷好了。

而南遷,自然就會逐漸的進入漢人聚居的核心區域。這是任何一箇中原政權都不能容忍的。

西元267年8月,禿髮部從北地郡北部開始南下,一路追逐水草,來到了北地郡南端的富平縣。這就觸及到了司馬望的底線了。

司馬望的治政水準還是不錯的。從263年重新回到關中開始,他對雍涼的異族都是以懷柔安撫為主,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至少短時間內雍涼的真空並沒有引起這個地方各個異族部落的大叛亂。

但是這種懷柔是有底線的:以長安為核心的京兆郡,不允許有大規模的異族部落進入。而富平縣在哪裡?就在長安北邊不遠處。

“徵西大將軍,不是樹機能不知道規矩,實在是天氣越來越冷,雨水越來越少,兒郎們要生存,就只能南遷。樹機能保證,只在今年的冬天在京兆郡北面過冬,那裡有涇水和洛水,草原不會消失……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一定帶領部族回北地郡去。我們在京兆郡過冬期間,一定約束好部眾,儘量不與你們晉人發生衝突。若是發生了衝突,我們一定把人交給你們大晉的官府……”

超過十萬的大部族遷徙,當然不是普通的郡縣兵可以阻攔的。所以司馬望被迫收縮兵力,把撒在外面的部隊都集中在長安以防萬一,然後自己帶著三萬駐守在長安的野戰軍團北上北地郡,堪堪擋住了禿髮部的南遷。

這個時代的漢人,在周邊其他民族眼裡還是龐大的、恐怖的巨獸。雖說迫於生存壓力,他們在南遷的過程中並不聽從晉國普通地方官員的告誡,但當司馬望率領三萬野戰軍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的姿態一下子就放得極低。

“本官當然能夠體諒你們的困難,可是看看你們要去的地方是哪裡?是長安啊!這是天下僅次於洛陽的重鎮!不要說你們了,就連冒頓單于(匈奴最傑出的首領,調戲過呂后。其統治匈奴期間,西漢對其也只能忍辱負重)也不曾到過離長安這麼近的地方!若是在本官手裡讓你們進了京兆,本官恐怕就要遺臭萬年了。所以,禿髮首領,要麼你們退走。要麼,大家打一場!”

打是肯定不可能的:這個時代的諸夏,無論魏晉還是蜀吳,都不是他們惹得起的。但是退也不能退:退回去整個部族全滅倒也不至於。但是大量牲畜凍死、餓死,部族力量遭到極大削弱也是肯定的。而在草原上,力量被削弱的部落,其生存的機率就會減少太多。

雙方從九月初開始對峙,到了十月初,關彝進兵的訊息傳來。司馬望卻撐不住了。

西元267年十月初五,關彝率領的四萬漢軍突兀的出現在了關中平原上。與此同時,蜀漢大將軍姜維、左車騎將軍張翼率領的八萬主力,也從祁山大營出發。轉瞬之間就拿下了祁山腳下的天水郡西縣。然後全軍馬不停蹄,飛速的撲向了上邽。自西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後,時隔三十三年,蜀漢再一次發動了十萬人以上規模的北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