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蜀漢的復興> 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 (1 / 2)

魏晉禪代,是西元三世紀東亞國際政壇上的重大政治事件。

然後呢?沒有了。

別說漢吳兩國了,就連這塊大陸上的高句麗、三韓、鮮卑、匈奴、西羌等落後國家和部族。大家其實早就知道,魏晉禪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當他真的發生的時候,大家也只是“哦”了一聲,說一句:總算是搞完了。

接下來的日子大家該幹嘛幹嘛去。

不過具體到漢吳兩國來說,他們也有一點小困惑。

以前漢吳兩國是聯盟,這個聯盟針對的是誰呢?曹魏。這個聯盟的統治者還在地圖上YY,預先把曹魏的地盤都分了呢。幾十年下來,對曹魏,這兩國的政策就是一個字:打!

但是現在曹魏都不存在了啊。這新生的晉國,咱們該抱一個什麼態度呢?

特別是對於蜀漢這個自稱繼承漢室正統的國家來說。曹魏當然沒啥好說的,篡逆之賊,必須打到底。但是自己這邊沒有消滅這個篡逆就算了,現在消滅了這個篡逆的晉國是什麼呢?是英雄好漢?忠臣義士?

所以,自從關彝開府後就一直忙著在後宮花天酒地的劉禪,終於難得的走到了前臺,主持召開了一次大朝會。

“陛下,臣樊建以為,應該遣使向晉國新皇致賀,兩國停戰息兵,互通盟好。”

“嗯,尚書令的意思,是要和晉國結盟?可是晉國的土地,昔年我大漢和東吳都是分了的啊。”

“陛下,這正是臣想說的第二層意思。和晉國結盟後,我國對北方以防守為主,然後把主力轉向東南。”

作為昔年諸葛亮丞相府裡走出來的荊州籍老人,樊建以前是穩健北伐派,即,北伐是需要的,但不要搞得太頻繁。但是炎興元年的那一場大戰,讓樊建的思想發生了改變:還好關彝力挽狂瀾把敵軍給消滅了哦。不然蜀漢就亡國了!蜀漢一旦亡國,他老人家就要去洛陽做寓公。這麼一來,樊家將在九品中正制的晉國淪為三流家族而且生生世世不得翻身。

這還了得?!所以當務之急,還是把荊州拿回來!拿回了荊州,荊州派才不是無根之木。人才梯隊建設有了保障不說,就算萬一哪天大漢不在了,樊家也可以在荊州成為一流世家……

可以說,樊建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荊州老人的想法。他們真的是被前年的那場大戰給嚇到了——曹魏也好,晉國也罷,都太強了。一言不合就丟二十多萬過來。關鍵是丟了二十多萬還封王了,篡位了。這,對方實在是太強了!所以,趁著曹魏滅亡,蜀漢的政治負擔明顯減輕的好時機,和晉國結盟,然後柿子撿軟的捏,朝著東吳下手吧。大漢四十多年在北方都不得寸進,還不如換個戰略方向發展呢。

“陛下,尚書令之言。臣不敢苟同。”

此時站出來說話的,是中書射鵰(書友tangthuvien幫助提供)。此人乃是扶風郡大族射家的子孫。其祖上乃是先在長安出仕漢獻帝,看到獻帝那邊沒前途就跑到益州依附劉焉,看到劉璋不行了就馬上投降劉備的射援。

雖說射援的人品不怎麼樣,但才華那是槓槓的(現代社會,這家公司發展不好就跳槽換家公司好像也沒啥)。在劉備做漢中王期間,射援是尚書令法正麾下的第一僕射,手裡的權力比諸葛亮還大。要不是後來蜀漢執行荊州第一的政策,射家說不得就是蜀漢一頂一的大家族了。

即便如此,畢竟人家入蜀時間早,積累的時間長。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來敏去世,吳家和來家的後人都掛上軍職出鎮地方後。射家就成了東州派在蜀漢朝堂裡的代表。

對於東州派來說,炎興元年的那一場大戰,他們也是嚇得不行。一旦蜀漢滅亡,益州實行九品中正制,他們也將被遷徙回原籍——都離家六七十年了。回去了就是個渣渣啊!而且和荊州近在咫尺不同,東州派的祖籍散佈在全國各地呢。所以這個時候,東州派反而成了堅定的北伐支援派:荊州打下來了,東州派就沒人陪著一起接受益州人的各種嫌棄了!

“陛下,無論是魏還是晉,其國力比起我大漢和東吳都要強大許多。當今之世,能夠對我大漢生存形成威脅的,絕不是東吳,而只能是晉國。就算晉國願意與我國結盟共同拿下東吳。那東吳被拿下之後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