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他認為這個上面派下來的第一書記,會像以前的工作組一樣,與他吳世仁是一夥的。還專程去拜了碼頭。後來,又聽說吳長生罵了章學軍,才意識到可能不是一夥的。透過交談,他認這個第一書記還是有些接地氣,也比較務實。
接連幾個晚上,在老劉家裡,幾個老黨員、村民代表和部分小組長圍坐在一起,聽章學軍講國家扶貧政策和最新精神、形勢,講利害關係。講村裡要脫掉貧困的帽子,就必須敢於鬥爭,只有敢於鬥爭,才會有發展,錢袋子才會鼓起來,老百姓的日子才會好起來。
大家很快被章學軍飽滿的熱情感染了,統一意見,達成了共識。章學軍又專程到鎮裡彙報,爭取了鎮裡和邢副書記的支援。
吳世仁雖然十分不情願,但還是主持召開了會議。
面對全村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面對他們充滿期待的眼神,章學軍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章學軍態度堅決,情緒飽滿,慷慨陳詞地發表演講。主要內容就是精準扶貧是國家重要戰略決策,是造福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圓滿完成脫貧工作任務,是我們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職責。
國家本來就不富裕,還拿出這麼多資金,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如果該幫扶的沒有幫到,不該享受的享受了,那我們就是失職、瀆職,就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同時,他也肯定在吳書記的帶領下,鄭家灣村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取得的成績,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存在問題和不足。
章學軍堅定的信心,情緒飽滿的演講感染了在場的許多人,他的意見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鳴。
經章學軍提議,全體參會人員舉手表決同意,將全村已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進行再次公示。
吳世仁和吳有德頓時坐不住了。
公示欄在村裡幾個地方分別張貼。貼在村委會的公示,一天也沒幾個人看。在其他幾個地方,卻總是有人扎堆。
大家不斷地在尋找什麼,邊找邊罵人。
“他吳世仁,就不是人。這吳長生明目張膽地排在第一個。要不是他大哥?怎麼可能吃低保,怎麼可能是貧困戶?”
“吳有德哪裡有德?就是他的一條狗。這裡面,10個怕有8個是他們的親戚,”
“真正貧困戶有幾個吃低保?”
“有五組的吳斌嗎?他可是真正的貧困戶”
“沒找到。”
“我們組的桂寡婦,人家一人養5口人,窮得很,為什麼她沒進?”
看的看,罵的罵,鬧哄哄的。
章學軍就悄悄地站在身後,聽著村民在說什麼。
公示了幾天,加上從其他黨員、村民處瞭解的情況,章學軍初步統計了下,全村1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十多戶與吳世仁不是親戚,就是關係較好的,也有不少是吳有德的親戚。
關鍵是這些納入貧困戶的家境都還算富裕。比如,吳世仁大哥吳長生,兩個兒子在外搞建築,多年前就建起了樓房。去年在城裡還買了商品房和小汽車,在二組可是數一數二的,在全村也排在前面的。
四組的鄭海生是吳有德媳婦的二哥,在城裡開了個超市,聽說在外接了幾套商品房,在村裡算得上是大戶。雖然在農村有房,卻很少回家住,他居然也能納入貧困戶。
真正特別窮的像吳斌、桂寡婦等幾個卻沒有納入貧困戶。
在一半的低保戶與村委會幹部有關係。
五保戶到是都納入貧困戶,這是上面明確要求的,五保戶應納盡納,做不到假。
情況逐步明朗,不但很嚴峻,也讓人感到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