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局勢也漸漸對陳老將軍不利,陳老將軍也有告老還鄉之意,只是一直放心不下他在宮中的女兒而在強撐著。
陳妃自君子宸從乳母處回來,才知道君子宸從斷奶後便一直不能吃葷腥,否則一吃就會上吐下瀉的,至此君子宸的伙食便以素食為主,便再未有不適。
直到君子宸三歲那年,武雍皇帝的皇后出了意外,被人下了慢性毒藥死於宮中,朝中大臣集體請命要求徹查中宮,最後在陳妃宮中搜出了大量的硃砂,說皇后就是死於硃砂之毒。
武雍皇帝最近幾年雖然有些冷落陳妃,可對陳妃還是有情的,可礙於朝中的局勢和壓力也只能把陳妃收了監,陳老將軍也因此被削了官,因此陳妃在朝中便再無依靠。
都說陳妃生性剛烈,這些年受的委屈已經夠多了,可這次居然還連累了父親,一時悲憤交加便想不開做了傻事。
宮中本來局勢便不利於她,早有人想制她於死地,這下倒好,正中了那些人的下懷。
陳妃輕生,本還有救活的希望的,可卻被那些有心人瞞報了,等武雍皇帝知道的時候都已經錯過了最佳救治的時間了,陳妃便就此喪命在了地牢中,至死都沒有重獲清白,武雍皇帝傷心之餘追封了她一個“佳麗夫人”的稱號,卻也沒能葬入皇陵,不可謂不悲哀呀。
自陳妃走後,君子宸便成了無人庇護之人,在水深火熱的宮中生存艱難。
武雍皇帝在陳妃死後也確實沉痛了好一段日子,可還是抵不住朝中的大臣一再催促又娶了皇后,這個皇后是宰相穆正峰之女,自陳將軍下臺後宰相在朝中便混得風生水起,因此穆皇后也備受寵愛,在不到一年時間便有了喜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喜得一子,武雍皇帝開心之餘舉國同慶,給自己的二皇子取名君昊宸,武雍皇帝對此子的喜愛之意不言而喻了。
本來就得勢的皇后在喜得一子後更加肆無忌憚,排除異己。
君子宸的境遇便因此變得更不妙了,自此宮中便再無人記得武雍王還有一個兒子叫君子宸了,但雖過的清苦,但好歹沒有是非,君子宸在母妃的宮中獨自過的倒還算愜意。
直到皇后的兒子到了入學的年級,君子宸的災難也就來了。
武雍皇帝子息薄弱,雖嬪妃眾多卻也僅有兩名皇子,到了君昊宸入學的年級,為了將來的皇位能有依靠,朝中便提議皇子應早日入學才是,
這時的君子宸才被他的父皇想起,按照宮中習慣陪同君昊宸一起入了學。
那時的君子宸已經八歲,君昊宸才四歲。
君子宸本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但他自知自己勢單力薄,不願意表現出來,學習也就馬馬虎虎,既不會比君昊宸優秀,但也不會差到哪去。
他從小就知道他的優秀並不能給他帶來什麼好運,一直都謹小慎微,小心提防著他的弟弟和朝中的老師們。
而且他其實一直對那高高在上的帝位並沒有什麼想法,他更喜歡研究那些高深莫測的佛理,經常夜間閱讀佛學典籍,讀到連天亮了都不自知。
可即便他表現的再低調,再小心翼翼,那些心理陰暗的人還是不放心他,還是不願意放過他。
於是便經常出現君昊宸不小心中毒了,君昊宸騎馬時不慎摔倒了,君昊宸落水了等戲碼,而且次次都跟表現的跟君子宸脫不了干係,矛頭一次不落的全部指向他。
武雍皇帝每次看君子宸的目光都很是複雜,心疼自己的兒子也有,念著陳妃的想法也有,惹得旁邊的穆皇后隱忍著怒火中燒卻又不好發作。
每次遇到這些事情,武雍皇帝原先還念著陳妃饒過君子宸幾次,可經不起次數一多,武雍皇帝也沒辦法保他了,為此君子宸被關過地牢,被罰過跪,被餓過肚子,被打過,總之受過的罪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直到穆皇后在他十歲那年生下了一個小公主,武雍皇帝高興地宣佈普天同慶!
滿月那天還請了武夷山得道法師悟空來給公主祈天賜福,而這個得道高僧便成了他師傅。
只因君子宸天生就有佛像,悟空法師無意中撇了他一眼便相中了他,說他與佛有緣,還為此求武雍皇帝讓他跟自己回去。
武雍皇帝心中有自己的計較,他其實還是很喜歡君子宸的,心中也一直覺得當年對陳妃有愧,也清楚地知道君子宸如若還在這宮中生活恐活不過二十歲,便答應了悟空法師的請求,任穆皇后如何撒潑反對都未改變主意。
就這樣君子宸被悟空大師帶上了武夷山,並收為了坐下關門弟子,賜法號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