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蘭國這邊,國王陰明看著五洲國的一切,長長嘆了口氣。
雖然做好了這一輪操作徹底失敗的考慮,但真正看到這樣的結果,他還是感到了一絲鬱悶。
陰明對靳子軒徹底斷絕了他一切擾敵源頭的決心,感到了一絲絕望。
之前準備的各種從五洲國內部製造衝突的計劃,現在都失去了施展的可能性。這時候,陰明甚至覺得,再養著蘭國這些百姓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要不是人工智慧搞定了一切,資源還非常充裕,估計陰明已經該考慮放棄蘭國百姓了。
既然從內部突破的計劃已經徹底失敗,那麼陰明就只能繼續採取硬攻的手段了。
這一天起,蘭國的各種人工智慧機械力量和軍事力量,不再遮遮掩掩,開始大肆擴大生產,並且開始派往其他野人或落後的封建奴隸國家,開啟了一統五洲國世界的程序。
在這個五洲國世界,五洲國的國土基本上佔據了這個世界的三分之一。
而五洲國所在大陸,佔據了這個世界的三分之二的地域。現在的五洲國鄰國,幾乎也都和五洲國交好,那些落後的番邦部落,這些年也陸續加入了五洲國,在獲得了物資和技術的同時,也學習到了先進的文化。
按照蘭國國王陰明的考慮,先把五洲國大陸之外的地區全部征服,然後再逐步擴大海洋上的戰略開發,等積累足夠的資源後,還是有能力和五洲國決一死戰的。
之前之所以採取軟攻方式,也是因為陰明有恃無恐。
五洲國大陸之外的領地,蘭國隨時可以征服佔領,就算五洲國先出手,遠離了五洲國大陸,召喚術調動的信仰和全民之力流失嚴重,在五洲國大陸之外肯定不是蘭國的對手。
所以與其當時急著佔領,不如先嚐試從內部分化擾亂民心,民心一亂,金色應龍的實力就不足以抵禦蘭國的進攻。
而五洲國大陸的其他國家,因為多少都和五洲國聯盟,如果蘭國派飛機戰艦去攻打,肯定會引來五洲國的抵抗,畢竟唇亡齒寒這麼簡單的道理,五洲國那個仙人肯定是知道的。
要是逼急了,整個五洲國大陸全都投入五洲國,那才是得不償失弄巧成拙了。
而這些年,五洲國和蘭國除了發展競賽外,陰明也搞了一些其他小手段。
比如,當征服一些封建文明的小國時,蘭國就不會直接消滅這個國家的政權,反而是直接結成聯盟,免費給這些國家提供了各種物資和軍事力量,甚至提供了許多的技術支援!
對於蘭國發展的新聞,五洲國也在不斷關注和報道。
只有讓人民明白蘭國的動向,知道敵人也在不斷壯大,才能加強五洲國的緊迫感,讓大家不會被和平發展的表現所迷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蘭國的威脅在不斷逼近!
對於蘭國為何要留下這些盟國小國,網上眾說紛紜。
於是五洲國的各方媒體和專家,便公開分析出了幾點:
第一,蘭國不直接消滅這些國家,反而是扶持和聯盟,有作秀給五洲國人民看的因素。
因為五洲國人民已經瞭解到了蘭國國王的險惡,所以蘭國國王順勢改變了之前的策略做法,開始扮演愛好和平的形象,企圖降低五洲國人民的警惕,誤導扭轉五洲國對他的看法和敵意。
第二,蘭國的科技水平,因為沒有人類的參與,一直停滯不前。
蘭國本身的國民文化水平,至今也依然遠遠落後與五洲國。若是時間拖下去,五洲國的發展速度很可能會趕超蘭國。所以,蘭國現在不得不重視人的進步,企圖透過引導這些文明小國進步,來彌補蘭國科技後繼乏力的缺陷。
第三,蘭國企圖透過這些小國,再次嘗試和五洲國建立聯絡。
第三點很快就得到了證明。在這些小國和蘭國聯盟的幾個月後,這些小國開始紛紛嘗試和五洲國建交。對於這些請求,五洲國並沒有直接拒絕,因為雖然這些小國其實也被蘭國捏在手裡,但它們確實有五洲國需要的很多資源和技術。
這些國家的智慧科技和軍事力量完全來自於蘭國,所以國家的命脈其實就掌握在蘭國手裡。
但這些國家的掌控者也不傻。
為了得到技術和資源,甚至為了不滅國,他們不得不和蘭國聯盟,答應蘭國的一切要求。
可稍有頭腦的掌控者很快就能發現,蘭國所做的一切,就是在為對付五洲國做準備。這兩個超級大國現在掌握了這個世界的大部分力量,所以小國想要生存,就不能把一切都交給其中一方。
而蘭國國王的意思,又恰好希望這些小國能主動和五洲國建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