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良騮看著那個騎龍的故事,又是羨慕,又是懷疑,不知道那是真事還是瞎吹。
百里良騮不禁暗想,如果哪天自己也能騎龍,那該多牛。
不過現在這個時代,應該沒有蛟龍的存在了。
不然的話,蛟龍一出現,人類根本沒辦法活下去。
先不管那些了,繼續看故事。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百里良騮翻到一頁,突然看到了不知什麼人寫的《二點原遊記》。
“咦,怎麼會有這篇文章,似乎這個就是那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這個李大真人真夠無聊的,抄這麼一篇散文幹嘛?
“難道陶淵明是假託?李大真人才是真正的作者?先看看再說。”
百里良騮大感意外,坐直了身子,心中還是更相信李大真人一下,那可是他的根基。
還是先不管那些,百里良騮沉下心,仔細閱讀起來。
這一頁遊記,沒有別的,只是把整篇《二點原遊記》抄寫了一遍。
當然到底是著作還是抄寫,百里良騮這個時候也不做判斷。
後面則是用調侃的語氣說,說傳世桃花源所描寫的景象都是假的。
說實際上那捕魚人不過是進入了一個幻陣。
本來進入幻境,便永遠出不來。
不過那人運氣好,居然自己走出了幻境。
不然,定然會困死在幻境之中。
雖然出來了,那個漁人卻什麼也沒有搞明白,因為他在裡面被繞暈了,腦筋也失效了。
所以才根據恍恍惚惚的記憶,留下那麼一篇以訛傳訛的東西。
這也是後來不少人按圖索驥什麼也找不到的原因,因為那裡的描述只是幻覺。
沒有現實的幻覺為根據,當然沒有人能找到實際的現實世界。
至於那二點原實際情況如何,李大真人倒是真的進去過,因為那些幻陣對他來說小菜一碟。
他既然進去了,就記載了一些所看到的內容。
正如他的那個雜記一樣,寫的都是這類東西。
按他書上所言,裡面不過是一群境界不強功力不高的小修者的隱居之地罷了。
不過二點原風光優美,環境宜人,非常適合居住,這是唯一值得稱道的地方。
而且,因為有各種陣法加持,雖然也是不高,但是去能保持裡面的靈力遠遠強於外界。
比較起來,在地球上保持了這種地方,那裡的修煉條件算得上極好了。
二點原的修者雖然不與外界交流,但都很善良淳樸,熱情好客。
李大真人的到來,受到了他們熱情的接待。
因果迴圈,李大真人在桃花源住了一年,順手順腳隨心所欲,傳授了那些小修者很多東西。
那些東西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高科技,令他們逐漸強大起來,對李大真人感激不已。
李大真人後來離開,便繪製了一張地圖,上書“二點原”三字,分為了兩部分。
他將這兩部分分別放在兩個瓶子裡,隨手扔進了小溪,就是送給有緣人的意思。
只要誰能得到兩張地圖,組合起來之後,就能找到二點原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