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抉擇呀!這個後生真是不錯,可是……可是……可是,我們真的要破例,讓他進來?這可是萬年沒有過的大變化啊!”
在古農塢進口的裡面一處山崗上,一個看上去中年模樣的人說。
另一個稍顯年輕的說:“太上長老,您如果拿不定主意,我們可就更加沒有主見了!這個陳復古,真會給我們惹事啊!”
旁邊一個更年輕的說:“源子哥也別怪復古了,他也是為了我們的目標,提了個建議而已,畢竟我們要走出古農塢,讓永生這個東西造福更多的人,就必須有他們這些外面的人配合!難得還有這樣的年輕人,心地純正,沒有被那些世俗的東西汙染,尤其能夠認清楚孔孟之道是害人之道,真不多見!我認為他們大有可為,真的可能另闢蹊徑,從根本不可能的地方,也能達到永生呢。”
“始子說的不差,我們就再看看。”
太上長老表示道。
然後三個人繼續觀察山口發生的事情。
他們所在的這個地方距離古農塢山口不遠,但是也絕不近,大約有三四里地樣子。
如果是普通的視力,從這裡看去,肯定看去清楚那麼遠的東西。
可是這三個人,屬於古農塢的元老,雖然年齡不知道多高,看那些東西卻如同近在咫尺。
當然,外面的人就別想看到這三個人了,
三四里的距離不說,那裡滿山都是密林。
除此自然障礙,阻擋人們的自然視力,即使有高強望遠鏡,也依然看不到他們。
只要一進入古農塢的地域,就有一層神秘的雲霧籠罩。
看上去淡淡一層,甚至很容易被視而不見,就是看不透。
這三位觀察家,就是目前古農塢的最高決策層領導層了。
其中太上長老,是最年長的尊者,誰也不知道他姓社麼、叫什麼,更不知道他多大年齡。
他成為太上長老,因為他們開始管事的時候,他就是長老之一。
一來二去,其他長老不幹了,他還在繼續,因此自然就成了太上長老。
不過,既然叫長老,就是隻管決定,不管執行。
執行的另有其人。
那個人就是氾源子。
也是京華大學校長氾本子的大哥。
同時也是另一個年輕長老氾始子的大哥。
氾始子雖然比大哥年輕,但是也不具體做事,他的責任是聽取務農無鄉民對大長老的一些決定、執行長老的一些作為的反對意見。
如果他認為需要改正的,就敦促二人改正。
而這二人是必須改正的,沒有任何條件。
因為這古農塢,所有那些當頭兒的,都是做事的,也就是為鄉民服務的。
為鄉民服務,當然鄉民高人一等,可以檢驗和評價你的服務是不是合格。
有這三個人的不同分工,就是為了工作更有秩序、更有效率,而不是誰的權力大小,誰管制誰。
不管是三個人分工,還是一起幹,目的都一樣,都是為鄉民服務。
因此,實現這個目的的方式,沒有一定之規,怎麼有效怎麼幹,只要不違背目的就行。
同時,這些幹事的人也是鄉民之一,他們也沒有什麼犧牲自己為了鄉民這樣的高調要求,同時他們的服務都是無償的,因此,他們也是怎麼舒服怎麼幹,只要把事情幹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