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觀摩造飯過程!
六個人都心中雀躍,期待著發現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那個造飯的方位,基本上和第一層一樣,也是各項炊具中,當先就是一口炒鍋。
這口砂鍋雖然不如第一層的那麼碩大,還是相當大,大約是第一口鍋的百分之六十許。
雖然尺寸不如第一口,可是厚度起碼是第一口的三倍!
這就是說,如果比重量,這口鍋比第一口重多了。
沒有人認為這口鍋比第一口鍋重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事情,只是那個意義,不為這些旁觀者所知而已。
不過,聯絡到這裡的食客總共才十個,卻依然如此大鍋,又是如此厚度,就難免覺得很奇怪了。
一位著裝和一樓廚師一樣人,正在那裡指揮,讓端著木鍁的四個小夥子各就各位。
這些小夥子是負責炒菜的,個個龍精虎猛,只是人數上別第一層少了一半,那裡是八個。
鍋小了,飯少了,所以炒鍋的小夥子少了,這個看似合理。
不過看了看小夥子手中端著木鍁個頭,人們對這個鍋的厚度,多少有一些明悟。
那個木鍁,至少有一樓的那些木鍁四個大,不但大,而且厚,看上去異常敦實。
這些炒飯的傢什,任意揮灑起來,等閒的砂鍋哪裡承受得住?
還有就是那麼搬運食材的姑娘,和炒鍋的小夥子不一樣,不少反多。
原來是十八個,現在是二十四個了。
她們依然和以前一樣,每人手中拿著兩個籃子,籃子的規模卻小了一圈,大約有以前的一半大小。
有的藍中的東西依稀可見,紅黃紫綠,各按顏色,大概是菜蔬之類。
更多的籃子中看不到東西,估計都是沉重之物,都沉澱積存在籃子底部,從這個位置看不到。
姑娘們手中的籃子,都是平端平放,沒有一絲傾斜。
其實,他們之中,大多數對於籃子中的東西是什麼,都不是那麼太上心。
有些人上心也不認識,有些人是隻關心吃到嘴裡的東西好不好吃。
哪怕聞人異香,也是關注廚藝,而不是食材;那個她交給百里良騮去操心。
籃子都是什麼,是百里良騮最關心的。
第一道美食的十八種食材,他還沒有來得及一樣一樣搞清楚,這裡就又增加了六樣。
難道是原來的那十八樣不變,有加上六樣新食材?
也就是說,這次是二十四樣食材?
這個時候,聞人異香說話了。
“我說總經理大人閣下,現在我們和美食樓、還有古農塢,都成了一家人了,是不是可以提一個要求,早飯的過程中,讓剛才一樓的這位廚師大哥給我們說說?比如都是什麼食材啊入鍋了呀,使用了什麼特殊的烹飪技術啊,這樣做能夠達到什麼神奇的效果啊,等等,也免得我們沒頭蒼蠅一樣胡猜亂想沒有方向亂撞,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