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環節,終於到了!
那位廚師也表情終於生動起來。
他不知道從哪裡淘換來一柄木鏟,鏟頭要比那些小夥子手中木鍁至少大三倍。
他口中大聲吆喝,讓最後的六名姑娘一起上來,他自己則用單手揭開鍋蓋。
鍋蓋離鍋,姑娘們的食材恰好到達,12隻手一齊翻動,十二隻籃子一齊傾倒,如同天女散花,裡面的紅紅綠綠,紛紛飛到了鍋底。
遠處觀瞧的百里良騮四人,這次全都看得一清二楚,那些都是菜。
赤橙黃綠青藍紫,色彩齊全。
“炒!”
廚師一聲斷喝!
八個小夥子一起動手,九隻木鏟伸向大鍋!
原來廚師這次也動手了。
連著炒了四下。
廚師又是一聲大喝:“再來四下!”
小夥子鼓足幹勁,喳喳喳喳!如同連環槍、旋風刀一樣,連聲四鏟!
鏟完以後,八個小夥一個後躍,離開了大鍋。
廚師手拿大鏟,轉了一圈,連著八鏟,這下結束了整個造飯過程。
匾額背後觀戰的四個人,全都睜大了眼睛,看向大鍋裡造飯造出來的成品。
一看之下,四個人都是眼前一亮。
味道和營養等項不說,光是看顏色,就讓人垂涎欲滴了。
同時,也可以辨別出它們的與眾不同。
顏色一項,簡單說,就是進去的時候,是什麼顏色,現在還是什麼顏色。
雖然經過或長或短不同時間的烹飪,卻沒有讓這些糧食和蔬菜改變顏色,這個技術就是舉世無雙的巔峰廚藝!
這個道理,百里良騮略知一二,老叫花只講究好吃不好吃,顏色就不管了。
即使叫花雞,也經常燒的黑乎乎,他照吃不誤。
肇文靖雖然食不厭精,那也是追求味道異香,其它就顧不上。
再說,他們就是喜歡顏色好看,也達不到。
久而久之,對飯食的顏色鑑賞和最求的心思也就淡薄了。
只有聞人異香才是內行看門道。
直這顏色一項,哪怕味道是如同嚼蠟,她也必須給一個服字。
因此只有她清楚,對人任何廚師來說,保持原汁原色容易,保持原色難。
簡直是難入上青天。
他們寧願走十次蜀道,也不願意接受保持原色的挑戰。
哪怕只保持一樣食材的顏色都困難無比,何況,今天他們造出來的這道菜,或者叫做菜飯混合的大鍋飯,有十八中各種食材?
那種難道的疊加,絕不是一種顏色的十八倍那麼簡單!
十八種食材,放在一起造,又各自保持原有顏色,這對聞人異香來說,絕對是無法辦到的。
可是,今天竟然有人就在她的兩隻大眼注視之下,竟然十全十美地做到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別人告訴她,她也不信。
她一句耳聽為虛,就給全盤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