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百里幽玲黑髮白裙、纖指紅唇,在晨曦早霞映照下,輕輕撫弄面前的絲絃木琴。
一種遠古空靈的瓊音低沉而清晰,穿越嫋嫋薄霧,直達眾人的耳際。
有音樂素養而且很強辨識能力者,曲調一起,就知道那曲牌正是名曲《凰慕鳳》。
其實即使有人知道,也不是知道這個曲調,而是知道和這個曲調成為對偶的《鳳求凰》。
那本來只是男人對女兒表示傾慕的一個樂作。
既然那個情況和百里良騮的情況正好相反,百里幽玲精靈古怪,自然不會用錯情景。
她雖然在百里良騮面前表現得如同大家閨秀,可是骨子裡卻是不受束縛的自由精神。
否則,她也不會甚為蛇類,堅決向人類靠攏了。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她還竟然成功了,這簡直就是顛覆歷史。
其實,人們還是比較因循守舊,習慣於就事論事。
真要是打破常規深入想下去,裡面的深處多了去了。
其實身為當事人,百里幽玲自然比別人想得更多。
其中一個想法就是,造物主他老人家表面看來是一個墨守成規的老夫子,沒有人可以破壞他的創造秩序,如果有人膽敢越規,他就不客氣的懲罰他們。
其實,他有那麼不講道理嗎?
如果你是一個從本質上是一個乖孩子,不過不喜歡循規蹈矩,只是在作法上更喜歡創新,結果也是不出造物主的預期,造物主應該是高興才對。
因為明白的人都知道,造物主的所作所為,哪一件不是創新?
他從來沒有跟著別人照貓畫虎吧?
由此可見,他肯定是喜歡那種富有創造力的人的。
他不喜歡的,是那種悖逆之人,那種人一般是不懂道理,
他們分不清造物主喜歡什麼,反對什麼,一味蠻幹。
他厭惡的,是那種自高自大者,本來沒有什麼本事,卻覺得他是天下最厲害。
百里幽玲透過造物主對她獨一無二的恩賜,更加清楚地認識了造物主。
也就是因為這個基本認知,她滿是感恩。
她那身姿,在初晨的陽光下,明亮光耀。
她十指輕拂,如同清泉在石間輕開地跳躍;又如同歡快的小鳥,鳴叫在柔枝嫩葉中。
輕靈的琴聲中,百里幽玲輕啟朱唇,一股輕柔的歌聲飄了出來。
只聽美女的一陣低吟淺唱,漫山遍野都是令人心顫的音符。
君子一人兮。
見之心降。
一日不見兮。
思之如狂。
疾飛四海兮。
鳳在何方。
無奈君子兮。
不在東牆。
將琴代語兮。
聊寫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