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個行動沒有他什麼事,百里良騮自己動手了。
等兩個年輕人進來,吳人曉聽他們在說一些不找邊際的東西,他急得抓耳撓腮。
有幾次衝動,想端著行動式萬語通跑過去,在二人的身上一通掃描,收取資訊。
他知道這個可行,以前不是在那個死屍挪甲身上幹過,而且成功了嗎?
不過,他畢竟不是孩子了,幹什麼事情還知道三思而後行。
意識到,對死人的那種行為,不能對活人用。
那是對資訊主體的一個極大的不恭敬。
所以,他只好按捺住心中的渴望,老實聽百里良騮和二個年輕人的言來語去。
知道百里良騮問起石碑,他的兩隻耳朵撲稜一聲直立起來。
終於到了關鍵時刻!
因為他也很早就注意到了那些石碑。
如果一坨爛泥都充滿資訊,那麼本來就人為地儲藏了資訊的物事,該有多麼豐富的資訊?
聽到百里良騮問話,阿加也往外瞟了一眼,確認百里良騮指的是什麼東西。
然後回答道:“那些石碑,我聽老人說,是我們這個家族最早的一些成員死亡以後族人所做的記念!其實沒有幾個,因為許多人死了以後,啥也沒有留下;他們有的人並不重要,死就死了;有些人不是好人,大家看他們死了,高興得很,當然就更不會給他們立碑幾年他們了。我聽我爺爺對那些人介紹過,我還記得那塊石碑對著先祖的一個什麼人,比如亞丹、以挪士什麼的……”
“等等!你爺爺是誰?”
吳人曉插話問道。
他具有做情報工作的素質,一個資訊不全的資訊,不是一個好資訊。
“我爺爺是拉麥!難道你認識?”
阿加懷疑地問。
你那麼對我爺爺關心,必定是熟人,否則幹嘛那麼急著插話?
干擾了我說話的節奏,這似乎不是一個好習慣。
吳人曉遭到質疑,趕緊申明:“不認識!不過我聽到過他的名字,你繼續。”
暗中和創世紀記載核對了一下,果然有這個人,拉麥,乃是挪亞的父親!
阿加繼續說:“最近一個死人,就是我爺爺,拉麥,就是兩年前的時候,我給你們說說他為什麼你們年輕就死了……”
百里良騮問道:“年輕?他死的時候多大?”
“777歲,我記得清清楚楚,因為那是我第一個經歷的死人,而且是唯一的一個,我爺爺死的原因是……”
吳人曉再次插話:“老大!我建議過去看看實物,強似紙上談兵。”
百里良騮問道:“有必要嗎?”
吳人曉道:“有!還記得我們的萬語通新功能吧?一個圖畫勝似一千句話,對我們來說,這個可不是形容詞。”
百里良騮得到提醒,欣然同意。
隨後,就開著機車去那塊矗立著石碑的地塊。
距離很近,很快就到了地頭,大家還是沒有出去,只不過是就近觀看。
那裡總共也就十幾塊石碑,殘次不齊,而且顏色和石頭的種類也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