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三百萬人參與的大混戰就在百里良騮眼前展開,死亡率起碼達到百分之九十。
這個統計數字依然來自那些目光敏銳的白鶴。
它們甚至能區分那些倒在地上裝死卻沒有死的小人。
剩下的那些人,也是滿身浴血,已經失去了它們原來的樣子。
不過,有一點是不可混淆的,就是它們的身高。
身高超過一尺的,很難在說自己是倩人族的族人。
而那些筍人族的戰士,如果身高才一尺,就難以自辯說自己不是倩人族的一員了。
如此可見,哪怕那個人沒有露臉,僅憑身材就能辨識出它是哪族的人。
這兩個交戰族,倩人族,身高才一尺;筍人族,則身高二尺。
由此可知,那個菌人族的中之庸說看不是那些人屬於那個族,純粹就是胡說,不過是為了對倩人族的軍人動手而已。
其他人對中之庸的說法怎麼想不清楚,但是百里良騮和無憂花卻一目瞭然。
百里良騮早就對菌人族的圖謀心知肚明,那是從它們準備了這麼多人的軍隊看出來。
現在一聽中之庸的說法,更是聽琴聲知雅意,知道它莊公舞劍意在沛公了。
今天的沛公,就是倩人族的那些大戰剛過僥倖不死卻疲累已極計程車卒。
無憂花著急,就是百里良騮開導的結果了。
實際上,在剛才觀戰期間,無憂花已經跑回去見過它的姐姐無憂蕊,也就是樹下國的國王,向它提出了百里良騮警示的危險,就是那個菌人族可能要乘火打劫。
對自己的妹妹,無憂蕊當然相信。
可是對如何防止這樣的危險發生,它也沒有辦法。
因為那些族兵,都在無憂木統領之下,已經被派了出去,不可能臨時變卦,撤出戰鬥。
實際上這和應對危險的努力並不矛盾。
現在的戰略目標,就是集中兵力,消滅那些筍人族兵。
所以不但不能撤兵,還要全力以赴。
至於告訴筍人族兵那個菌人族兵可能帶來的危險,兩個族正在嚴重敵對,通知它們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所以,最高的行動,也只能自己多加小心,不被菌人族兵有機可乘。
同時,它們也在距離上向百里良騮它們靠攏,一旦有事情,可以互相應援。
這個建議,當然也是無憂花提出來的,它現在覺得,只有百里良騮的那隻肩膀,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國王無憂蕊一動,就如同風向標掉了頭一樣,所有國王和王國所屬的人,都跟著一起移動起來。
不猶豫國王系統的,還有那個議會的三駕馬車,一看國王都在靠近那些外人,自己也趕緊跟著。
這個不違背立法權和執行權分離的立國原則。
不過,議會的這些人沒有因為她們所從來的族裔正在激鬥而分裂。
還是結成一體,三個族群的代表一起移動,
目標一致,都是向他們心目中的安全目標靠攏。
這個目標中一個比較識別的標誌,就是百里良騮,那個許多小人國臣民心目中的傻大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