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下來,碰到的鯽魚全部殺死,一個不留。
令人驚異的是,一路行來,除了那些鯽魚,他們沒有遇到任何其它生物。
不但是河道里,而且是河道兩邊,大約十米的範圍之內。
他們的三百人分成了三路,每路一百人,一路走河道,二路佔河道兩邊,遇到大波鯽魚的時候,大家一哄而上,一起動手。
這些地方大家都是第一次來,也只有吳人曉知道情況多一些。
根據他的介紹,這種情況應該是那些鯽魚造成的。
河水裡的生物自不必說,那就是鯽魚一道,所向披靡;久而久之,就成了鯽魚的天下。
河裡沒有吃的東西了,那些兇惡的鯽魚就把目光左右轉移,看上了河道兩旁的生物。
其實那些生物本來是想吃鯽魚的,它們聚集在河邊,等鯽魚過來,就去捕撈。
結果,正好碰上也想吃它們的鯽魚。
兩軍相爭勇者勝,在兇狠方面,鯽魚略勝一籌。
伸爪子、伸嘴頭子入水的自不必說,被那些鯽魚順便拽如水中,那裡是它們的地盤,進去以後,很快就被吃得骨頭渣子都不剩。
那些沒有入水的,甚至和河道保持一段距離的,也被那些食慾很強的鯽魚,來一招鯽魚躍龍門,跳到它們藏身之處,一把捉住,拉下水去。
小的動物,一隻鯽魚對付一個;大隻的,幾條鯽魚通力合作,生拉硬拽,抬入水中。
再兇猛的野獸,一旦入水,浸入水中,斷絕空氣供應十分鐘,也變得毫無還手之力,只好乖乖地被那些鯽魚吃掉。
久而久之,兩岸十米範圍就變成了禁區。
凡是進入禁區,就被那些鯽魚攻擊,難逃葬身魚腹的命運。
沒死的,也都離開進去,也就是棲身十米之外。
但是有一樣,讓那些動物不得不送上門去。
因為那道瀑布水,是這片山地的唯一穩定供應的水源。
它們必須從那裡得到水源,以免乾渴而死。
如此一來,就在這個小範圍內,形成了一個生命鏈條。
各種動物從河中飲水得活;鯽魚捕食那些動物不死。
現在這個鏈條給百里良騮等人打斷,他們接著就沿河而下,以至於那些沿河棲息的居民還都沒有反應過來,所以也沒有什麼行動。
那些滯留下來的鯽魚,雖然因為水斷流感到了嚴重的威脅,可是它們還能夠藉著那些積水苟延殘喘一段時間,這個時候有吃的東西上門,當然要捉將過來吃掉。
因此,凡是百里良騮他們碰到的那些鯽魚,都在那個水坑中歡欣跳躍,期待一飽口福。
可惜的是,那魚對人的慾望很強烈,那人對魚的慾望更強烈。
魚對人的慾望是吃到嘴裡;人對魚的慾望是分值。
大家一路走來,也挺累的,可是除了殺幾個鯽魚掙點分值以外,別的進項一無所有,這就讓人鬱悶了。
還不如在那座發視山上,殺死一個鐵殼蠍子也掙個萬八千的。
有這種心情,碰到一條鯽魚,還不爭著去殺?
也就是考慮到大家你我之間的兄弟情誼,才沒有爭得頭破血流。
所以,一路走來,那些鯽魚都悲劇了,不但沒有吃到這些新鮮的時候,還都被打死,不但死了,還是個餓死鬼。
這樣一路殺魚,一路行進,蚊子腿雖小也是肉,鯽魚雖然不多,也能給大家增加分值,也就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