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面豬身神殿中的所有人都對這位神王絕對順服,一百多人中,就沒有一個人發出半點兒反對的聲音。
他們這個國度的所有高階領導階層,就是出席宴會的眾大臣,對這位陛下很尊敬很服從。
那可不是憑空而來的禮節性的待遇。
這樣的待遇,是這位神王憑真本事贏得的。
別的不說,他要是一怒之下,找那個人惹他發怒人的麻煩,那個人就真的麻煩了。
包括所有眾大臣眾武將在內,沒有一個人能在他手下走一遭。
就連他們當中最厲害的那位兵部大臣總司令,也是一招敗北的結果。
當下看到神王決定出戰,眾人立刻心中大定。
這也是他們說來說去,爭論不休,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神王出馬,馬到成功。
神王沒有這樣的本領,大家也不會如此對他這樣信從,沒有這樣的相信,也沒有這樣對他言聽計從。
即使今天面對外來勢力如此嚴重的挑戰,大家對神王的信任依然不改。
沒有一個人反對,反而紛紛出來給他送行,再一次表示對神王英明決策的支援。
那個由各種擅長鳴叫的動物組成的大型樂隊,也隨之從宮殿內轉移出來,雖然隊形不再那樣整齊,卻依然按照原來的分類絲毫不亂,在那個廷樂大臣的指揮下,齊齊奏響《送王出征祝願凱旋》盛大樂章。
輦駒大臣則負責安排神王要求出徵隨行的車馬。
實際上不是他動手動腳勞動,只是一揮手,那八駿和巨大的龍輦就出現在了宮殿前面的廣場上。
宮殿和廣場之間的臺階上,站著的就是剛才在宮廷宴席上百餘位文武大臣。
他們個個手中都端著一個小鼎,鼎中斟滿那種粗竹汁液釀成的青竹醇酒。
一會兒他們就會趁機痛飲一鼎,以此來為他們的神王出征壯行。
現在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套出行的行頭上。
車是龍輦,馬是龍駒,龍駒一共有八匹,個個高大神俊,統稱為八駿,現在名實相符,全都對上了號。
那些文武大臣對這個配套在過去的時日經常看到,已經都很熟悉了。
但是今日再見,還是禁不住有一股心馳神往的感覺。
哪怕對神王出征不是信心很足的人,現在也感到信心滿滿了。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個行頭,配上神王,就是勝利的保證。
其中也有一兩個臣子是新晉的嫩鳥,看什麼都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不由得跟周圍的老鳥兒一陣打聽。
“呀!我說老叔,你們是老眼昏花呢還是老糊塗啦?看到那個叫作龍輦的大板車沒有?長有三丈,寬也有三丈,我就納悶了,它怎麼行走哇?這個山脈我哪裡沒去過,到處都是懸崖峭壁、岩石累累、高大樹木是吧?對了,現在可能沒有樹木了,一堆堆的岩石、一處處的懸崖還是到處都有吧?這麼寬的車它怎麼過去?還有,就是普通的可以讓車通行的路也沒有吧?老叔能不能給我解解惑?”
那個被問到的老頭兒顯然也認識這個小年輕,說話也不客氣,鄙夷地說:“你才小眼昏花,你才是小糊塗!你那種井蛤蟆沒見過大天的無知,我感到和你同殿為臣很丟臉!你快離我遠一點兒,別說我認識你。”
那個年輕臣子吃了一個閉門羹,腦袋繼續懵圈,還加了一個。
咦?看來這些老傢伙覺得不足為奇,難道有什麼厲害的東西,我道行不深看不透?
趕緊又道歉又賠小心,說:“老叔老叔別生氣!小子我嘴巴子沒毛辦事不牢,說話不著調,老叔別跟小侄我一般見識,快給我透漏一二,大恩大德,感激不盡!”
看來這小子童心未泯求知慾特強因而好奇心也特強,不問個底掉決不罷休。
那被問到的老頭兒也不是真的討厭他,不過將他一軍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已,於是提點了他一句:“你別說話,注意觀察,這個機會難得!神王也不是說出徵就出徵的。”
那個年輕人點了點頭,決心遵照老鳥兒的指引去做。
可是看了看那幾匹拉車的馬,更多的疑問湧上心頭,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由問道:“老叔啊,那些馬似乎也不是善類吧,怎麼全都奇形怪狀的?”
老頭兒斥責道:“什麼不是善類?怎麼說話呢?不會說就別說!小心禍從口出!那叫神奇,起碼叫奇異!每匹馬都有非同尋常的來歷還有特殊的能力的,先看看,回頭有空給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