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個頗大因為對幾個美女心懷叵測出言不遜而且行為不軌,被慕容囂張失手一錘打死,比較血腥,但是對推展婚姻法,卻起了極大的作用。
不知道詳細情況的,還以為是他的死,就是因為反對婚姻法。
因此,百里良騮成熱打鐵任命了憂心為主管婚姻自由的專員以後,新式婚姻的推展就變得異常順利。
不僅是正式渠道的正姓氏、通媒妁、行聘禮什麼的,搞得熱火朝天,暢行無阻,就是那些父母反對但是當時男女熱衷的婚姻,也在憂心經過聽取當事幾方人馬的介紹情況以後大力支援下,大約有二十多對男女有情人終成眷屬。
尤其是最先配對成功的那些去了一趟鴛鴦樓,知道他們將在那裡入洞房以後,適齡青年男女更加踴躍。
結果出現了一個料到的現象。
那個開始準備的四百個洞房,竟然不夠了!
他們男找男、女尋女,紛紛把鴛鴦樓的好處給他們講述了一遍,尤其是那種舒適的室內環境、顛撲不破的鴛鴦架,更是讚不絕口。
如此一來,那些荒山野嶺都想著配鴛鴦的熱血男女,豈不無限嚮往?
所以別說拒絕了,都在爭先恐後!
一時間,那些媒婆給團團圍住,都成了專家級被人追捧的大人物。
這個時候,孔毓良站了出來!
一敲他的春秋鐵筆,嗡的一聲,說道:“全體都有,先來這裡正姓氏!沒有姓氏的不能結婚!”
孔毓良上次在拉麥大城搞過一次正姓氏,立刻就上了隱。
看到一個個第一次有了姓氏的丫頭小子,成就感特別強烈。
那種心情,就如同皇上給新規劃的蠻夷賜姓一樣,真是皇恩浩蕩啊!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了很多,而且他也是特意做了一些準備,再加上第一次正姓氏的那些姓氏,都已經記錄在案,心來的人情景相似的,就用同樣的姓氏就行,不怕重複。
只是名字不重複就行了。
這事件對別人來說,也許有一定困難,對孔毓良來收,就小事一宗了。
沒聽說過?孔聖人搬家淨是書了!書多,代表字多;字多,代表選擇多;因此起名字毫無困難。
還有,孔毓良還找來了幫手。
百里君侯都來了。
其實,不僅僅是孔毓良需要有人幫忙,許多人一聽這個正姓氏這件事,都主動要求前來。
這絕對是一個青史留名的機會,難保自己確定的姓氏不流傳幾千年。
有人幫忙,這個正姓氏的程式進展很快;很快,那些負責通媒妁的媒婆們就忙了起來。
趁大家排隊等著走程式的時候,保羅三世也見縫插針,給大家講了一通結婚的意義。
其實,按照慣例,他在主持婚禮給大家證婚的時候,應該有一篇講道。
但是,上次那個四百人,顯然沒有那個時間。
這次,依然沒有這個安排。
除了在證婚的時候說一下婚姻乃是造物主所設立,因此要保持婚姻的聖潔白頭偕老什麼的,就沒有其它內容了。
根據大家的文化是水平不高的現狀,他依然沒有多講,只是突出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