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三世的一些話,如同響鼓重錘,敲在眾人的心上,讓大家不得不進行深刻反思。
塵歸塵,土歸土!這句話,看似在說人的歸宿,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歸宿。
但是仔細思考造物主的創造,就知道造物主的意願是讓這些被造的人有永生,就是不歸塵,也不歸土。
因為造物主在園子裡造有生命樹,人可以吃,就如同其它可以吃的果實一樣。
雖然造物主也造有知道善惡的樹,人吃了它上面的果實就會塵歸塵土歸土,打回原形,但是卻下了特殊的禁令,不允許人去吃。
由此可知,不需要特殊做什麼事情,只要遵從造物主的命令,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讓幹什麼就不要幹什麼,就可以得到永遠的生命。
得到永遠的生命,當然也就是避免了塵歸塵、土歸土,這個被懲罰的結局。
因此,大家在這個時候,基本都認識到,塵歸塵土歸土,這不是人應該有的歸宿,而是造物主對違背禁令的懲罰!
誠然,造物主造人是從泥土裡提高造成的,但是,造物主造人的目的,是讓他脫離卑賤,成為高貴!
塵歸塵,土歸土,這個結局,是和造物主的目的背道而馳的。
因此,這個結局,只能是被造自甘墮落,悖逆造物主所受的懲罰。
如此說來,甘心於塵歸塵土歸土,是罪人沒有悔改的心態。
對塵歸塵土歸土認命,是不認識造物主旨意和他的拯救的一個徵兆。
追求塵歸塵土歸土,就是和那個墮落天使長站在一個立場上來。
因為他沒有永生,他也要拉被造的天使和被造的萬物,一樣走向死亡。
百里良騮覺得自己收穫甚大,大聲對所有探險隊員提出倡議:“從此以後,我們全都都有的目標,是追求永恆的生命,而不是被咒詛的塵歸塵土歸土!大家同意不同意?”
“同意!”
無前一號二萬人還有動物同盟軍,眾口一詞、萬眾一心地贊同了百里良騮的說法。
“今後我們大家全都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全心全意遵行造物主的命令,好不好?”
“好!”大家的情緒高更加高漲。
“我們的兩條基本,第一凡是造物主命令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第二,凡是墮落天使幹什麼我們就堅決不幹什麼,大家都還記得嗎?”
“記得!”
“給我重複一遍!”
“凡是造物主命令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凡是墮落天使幹什麼我們就堅決不幹什麼!”
“聲音不大!大家再說一遍,大聲說!”
“凡是造物主命令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凡是墮落天使幹什麼我們就堅決不幹什麼!”
這次大家都用了最高音,不惜扯破了喉嚨。
雖然這樣的手法有些低階,但是百里良騮故意而為,因為這樣可以加強的大家的記憶,以後可以隨口就能說出來。
如果整天說上三五次,再忘就難了。
別人怎樣從亞丹和伊吾的教訓中學習功課,他不知道,但是他自己絕對不要重蹈亞丹的覆轍,就一個屬下都沒有牢記那條禁令。
他自己兩萬多屬下,如果有人忘記了,都找到他頭上,那麼他可要比始祖更快地塵歸塵土歸土。
做到了這個地步,他也就放下了心事,我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了每一個屬下,以後如果你還是塵歸塵土歸土我行我素,就是你自己找的了。
到此為止,造物主已經完成了他的創造,也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對被造的管教行動,對那些違反了禁令的當事人給予了懲罰。
實施懲罰以後,亞丹和伊吾處境非常悲慘,造物主就給他們二人作了皮衣,也就是動物的皮,為他們禦寒和遮羞。
即使是這個行為,也是二人犯罪的惡果之一,使得那些動物怨恨他們。
不過,造物主的懲罰,到此並沒有接受。
因為他們已經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們就不會到此為止,還會繼續犯罪,罪行越來越惡劣。
他們會接著有造物主的形象和樣式,假冒造物主,像造物主那樣企圖去分辨善惡。
在他們已經變化的基礎上,他們所作所為就都是罪人犯罪了。
可是造物主在創造一點原的時候,還把生命樹放在了園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