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大地、有了穹蒼,下託上蓋,基礎齊全。
眾人看過,無限感慨,
造物主真是無限大能全然智慧的化身。
難怪後世有詩人稱頌,穹蒼傳揚救世主的榮耀!
知道頭頂的高天,不過就是造物主一個念頭之下的產物,不用說什麼語言,也會被這個輝煌的工程五體投地。
它聳立在那裡,沒有什麼文字可以描述它的偉大,它散發出來的榮耀光輝無可比擬。
就在這時,又聽造物主的聲音傳了出來,他稱穹蒼為天。
這一天也就到此結束,從一天的開頭也就是晚上開始,一直到一天的終點早上結束。
這一天就是創世開始以後的第二天。
這一天造物主所完成的最重要的就是兩件大事,一個是製造了穹蒼,也就是天,這個天不是起初神造天地的那個天,而是具體的天,
起初的天可以算作天的框架,就和第也有了框架一樣,但是還沒有形體。
所以第二天造的穹蒼,是一個具體的天,這個天把水分成兩部分,一個在它的上面,一個在它的下面,也就是依然在地面上存留的部分。
這個具體的天,是以後繼續創造的基礎,因為日月星辰都鑲嵌在穹蒼的表面上,其它被造都被穹蒼所覆蓋保護。
第二件大事就是把眾水分開,不讓大地被水淹沒,同時也把另一部分大水儲藏在高天,另備他用。
另作它用的最重大例子,就是挪亞方舟時的大洪水,把高山都淹沒,那必須動用這個時候運到穹蒼上面的儲備。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每年的普降甘霖。
這兩個例子有偶然的成因都是無法解釋的。
而那種水蒸氣上升遇到冷空氣變成水滴下降來解釋降雨,最多是一種偶然的巧合。
成為每年遍佈全球降雨的常規,根本就不可能。
無前一號上兩萬人,雖然今天才看到這種造物主創造世界,可是他們對相關自然現象都是多少有一些經歷,不由不浮想聯翩,和自己以往的經歷做一番對比。
從時間上來說,過了第二天,就是第三天。
第三天,依然是從前世的時間下午六點開始,也就是說六點是他們用的這個新世界時間一點。
也就是第三天從黃昏開始,第一個12小時是晚上到早晨的12個小時。
這12個小時依然是黑暗當家的時間,一如第一天和第二天。
所以大家雖然知道外面是乾燥的土地了,卻沒有出去走走,感覺經歷一下遠古土地是什麼味道,有什麼滋味。
這一點上,百里良騮有嚴格的命令,任何不能輕舉妄動。
因為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一個人擅自行動,出了給自己的生命帶來危險以外,也給整個團隊帶來不可預測的危險。
不過,因為沒有了滿地大水,現在無前一號就可以找個地方降落了。
在此之前,它一直保持漂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