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條件,三菱丸旦事先並沒有確定是什麼內容,當時都只是泛泛地一說。
根據東瀛島國的島民心態和性情,三菱丸旦本性不改,漫天要價的可能是有的.
這就是風險,這也是商子政實現就知道的,他即使不太清楚,公子明行也必須給他講清楚。
這也是人在江湖,不得不守江湖規矩的老例.
商子政儘管作了高官,也是不能不管不顧的。
但是,作為他現在這個位置,也決定了一條底線。
商家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情,把什麼都賣了。
所以中間斡旋的公子明行,就附加一個條件限制三菱丸旦。
說他們不能要求商家去做他們辦不了或者不能辦的事情。
而三菱丸旦也說得很清楚,保證絕對不會影響現在商家在官場和商場的佈局。
他說這些佈局都是商家和三菱合作的基礎,三菱只能是加強這個基礎,而不可能削弱它。
否則,他們和商家的合作基礎沒有了,等於一切努力全都付諸流水。
人到了三菱丸旦那個水平,絕不會為了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做什麼傻事。
以為他們為犯蠢的,估計只是自己蠢而已。
其實當時的商家,對於那座樓非得不可,即使三菱提的條件再苛刻也必須接受。
他們別無它法,只能飲鴆止渴。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何況吃的是東瀛島國三菱株式會社的那一碗。
花點兒高價,簡直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好在商子政和公子明行有兩個依仗。
第一,這事發生在中華上國,它東瀛島國的人再鬧騰也出不了圈。
第二,事前說好,不能違背大義提條件。
什麼是大義?
這個當然定義的權柄掌握在商子政的手上,是不是和大義有違,他說了算。
這也說明,在開始借錢講條件的時候,無論是商子政,還是公子明行,都有賴賬的動機。
不過,即使賴賬,也要到最後萬分無奈的時候。
在那個結局之前,就必須保持友好關係,不能鬧僵。
因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鬥則兩死!
兩家雖然勾心鬥角,誰都沒有安什麼好心,但是聰明智慧還是不缺的。
尤其是商家一方有公子明行在那裡主導,有智囊世家後面支援,斷然不能幹出因小失大的舉措。
所以,今天三菱丸旦送來第一隻緊箍咒,公子明行只有乖乖地戴在腦袋上了。
三菱丸旦的要求是什麼?
就是簡單的一條——必須由商家支援的人選拿到那個空缺的盟襄。
不得不說,東瀛島國雖然很多人都是島國意識,思路比較偏狹。
大部分人都急躁冒進,缺乏大氣大局長遠開闊的胸襟,很容易急功近利,見到便宜就要佔。
但是也有例外。
當他們真正認識到島國意識沒有出路只能越來越偏狹從思想上行動上,都把自己禁錮在一個孤立的島國裡面。
自成一統的結果,時間一長就是固步自封自取滅亡。
於是,他們中聰明開化一輩,就苦心思考變局,把眼光開啟,擴充套件到整個世界的範圍。
走向世界,第一步,他們就會盯上中華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