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良騮等人的羞愧之色更濃!
孔毓良繼續來,不理這幾個不學好的學生。
“現在說說最後一條原則,就是‘慮而後能得’,這個和你們的思路比較接近,因為這個終於談到得益處!
“難道你們不都是孜孜以求地博取最大的好處嗎?
“就是官當大的,錢賺多的,還有的更厲害,二者兼得,二者必得其二——當大官賺大錢!
“但是,先彆著急,這個‘得’,不是你們所夢寐以求的獲得金錢名利!
“而是天性得以遵循,大道得以顯明,世界得以中和,眾人率性而為,遵從天道。
“你們去自己反省吧,自己找到自己和這個得差得多遠!我老人家就不嘮叨了。”
老頭兒說到這兒,喘了一口氣兒。
實際他倒是沒事兒,因為他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飯的。
他這個時候停了一下,主要是想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時間。
雖然他罵大家不假顏色,可是心裡卻非常熱切,恨不得把儒教思想推廣到五湖四海、四大洋七大洲。
過了一會兒,他見大家不少人都在那裡低頭沉思,當然也不排除悶頭打瞌睡。
決定不再等待,接著就把餘下的幾句說完。
趁這個難得的機會,說就說個痛快。
“‘物有本末’,這句就是一句白描,說的是任何一件東西,都有根本,有末梢。
“知道本末,才知道對二者的不同對待。
“也許你很能吃苦,幹勁十足,但是你幹了半天,只顧枝節,卻沒有抓住根本,就是一個十足的蠢蛋!
“尤其是你當了一官半職,那就是影響你所管轄的所有範圍。
“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一降無能,害死三軍!
“所以,你們每一個人都算在內,長個腦袋是來用的,不是用來當擺設的!
“凡事多思考,起碼要分清什麼是根本的東西,什麼是細枝末節。
“然後你才可以一頭栽進去,埋頭大幹!
“或者說,你最好別當什麼領導,人家讓你幹啥你就幹啥,不用你動腦子。
“這是物有本末,下面說說事有始終。
“‘事有終始’,就是幹一件事情,既然有了開始,就必須有結束。
“這看起來簡單,但是對許多人來說,卻經常是有始無終。
“更有甚者,就是他一輩子過去了,卻沒有幹成一件事!
“你說這叫什麼事?
“所以凡事有始無終者,就不是事,或者說是不成事。
“咱們就舉一個例子來說,就說你百里良騮成立了約盟,當了一個什麼約盟的盟總,挺威風的,但是你所為何來?
“據我所知,你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一件事情,就是尋求永生秘訣。
“尋求永生秘訣,就是你要乾的事情,不管你用什麼方式,最後找到了勇士秘訣,這就是事有終始。
“但是,倘若你沒有找到呢,那就是有始無終。
“那麼,這就是不是事!
“不是事,或者說有始無終,最終也沒有成功,就是你以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無論你幹了多麼位的的事情,都毫無意義!
“‘知所先後’,知道這些東西這些事情的前後順序的話,你才能按照他們的規律,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