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是玄空道長也不得不佩服的,就是這老小子有教無類的辦學恆心。
他辦的儒學,和古代的私塾一脈相承,只有一點不同,就是不收束。
這個束是從孔老夫子開始就立的規矩,也就是當學生的孝敬老師一些拜師禮一類的東西。
可是這束呢,又比可有可無禮節上的表示嚴重一些。
因為當時老師沒有其它收入,農稼經商這一類活動,當老師的絕對不能碰。
所以在實質上,束相當於現代的學費。
可是教書育人,是一個高尚的事情,那就是貴為人師。
人師就是老師,老師豈能和那些腐吏一樣,為區區五斗米折腰?
所以哪怕束的實質如此,等同於學費,卻不能如此稱之。
還是叫束比較文雅,比較隱晦。
由此,束這個詞就被歷史歷代的文人沿用下來。
至於有的人藉著這個名義搞一些本意並非如此的東西,那是另一回事。
不過考慮起來人心不古,比比皆是,那也不足為奇。
現代人思想靈活,別說這個,再聖潔的東西都能弄得面目全非,甚至根本相反。
比如為人民服務,這是一個無比神聖的宗旨,有些人不予重視就不說了。
可是有些人就是打著為人民服務的招牌,盤剝人民。
到了那些貪腐之輩那裡,人民就變得還不如奴僕。
為了徹底杜絕這種陋習,顯示自己正大光明,大賢良師採用斷然手段。
他依然一刀切下,革除了傳承千年的舊習,不收束!絕對不收!
至於辦學費用從哪裡來,這位當代大賢良師吃什麼,玄空道長就不清楚了。
但是佩服歸佩服,二人的鬥爭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有時候還你死我活。
因為畫符煉丹一類的東西在大賢良師看來,是歪門邪道,是害人害己,他當然不能容忍。
而儒家歷朝歷代提倡的那一套東西仁義禮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哪一類東西,玄空道長也是怎麼看都不順眼。
他的道理還十分充分。
那些東西都是自然而然的東西,你們還當成天大的事情來說教來提倡,豈不令人笑掉大牙?
你們怎麼不再庸俗一些,來點兒吃吃飯飯睡睡覺覺走走路路?
哈哈哈哈!誰當你們的學生都倒黴了。
一個個都變成了結巴,比啞巴只強一點點兒。
雖然他知道那些老夫子對那些疊音字實際上前面一個當動詞用,後面一個當名詞用,比如父父,就是作父親當父親的意思。
但是那也免不掉,他用這個來調侃和諷刺他們,至少一個語言貧乏這個詬病,他們是免不掉的。
不過,不管他們如何鬥,都是在一定的限度和框架下開展的,遠遠沒有到達魚死網破的境地。
而且別管是哪一家,都沒有達到一統天下的地步,還有很多二家都沒有到達的空間。
所以在不斷爭鬥中,兩家都在不斷發展,也都在擴大自己的影響。
非但如此,二人的個人關係還不錯,在他們這個層次上本來朋友就很稀少,所以二人成了少見的朋友之交,也就是所謂的諍友。
玄空就坎騎驢順坡下的水平很高,這個時候不趁機停戰,詢問良計,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