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兩個村之間有一塊豐腴的耕地,因為靠近那條小河,早就了這樣一塊上好的水澆地。
在北方農村,大多數都是旱地,水澆地非常罕見。
這塊水澆地因為靠近小河,可以就近用河水灌溉,所以水稻生長時期,就成了稻田。
這種稻田就更加稀少了。
因為這樣的水稻生產時間長,所以水稻的質量非常高。
所以自古以來,這塊稻田生產的稻米就成了特產的御貢米。
自從推翻了皇室,這個御貢米就不往皇宮送。
再送那裡也沒有人吃,鬧不好還招耗子。
但是,御貢米的名聲並沒有落下去。
尤其是它的價格,那是跟陽春三月放風箏一樣,節節升高。
最近竟然升到了一公斤十美元的高價。
非但生產歷史悠久的御貢米,還生產小麥,當然也是質量特別高。
一打出御貢米同一塊地裡生產出來的小麥,那價格也是噌的一聲就上去了。
竟然和御貢米等價了!
如果知道北方人的飲食習慣,這就不奇怪了。
南方人可能好白麵不如賴大米;可是對北方人來說,正好相反,就是好大米不如賴白麵。
所以,那種大米雖然是御貢米,可惜許多北方人並不是太喜歡。
但是如果有一種同樣質量、同樣名聲的白麵,他們就絕不放過了。
結果,買這塊地生產的百面的人,比賣同一塊地生產的大米的人,還有多許多。
如果不是人們顧忌品牌效應,正牌的御貢米必須在價格上拔得頭籌,這種白麵早就不止十美元一公斤了。
這樣的耕地,每年稻麥兩熟,兩季合計可以收穫上等稻米和小麥一共一千五百公斤!
這塊地一共三百畝,是兩個村爭了千年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
結果,今天赫連雲天二話沒說,送!
直接送給了鮮于靚顏!
當然,打著的名義是送給憲圩村。
還找了一個藉口,說是剛才那場誤會中,不經意間搗毀了憲圩那圈堪比古董的寨牆。
據考古專家說,那些圍牆的價值,堪比萬里長城最古老的那些秦朝長城。
除了給地以外,還把鶴嶺村的大型農業機械,拿出一半送給了鮮于靚顏。
這次也不找理由了,乾脆點名直接送。
本來按照赫連雲天的心意,還要把鶴嶺村的存款也送出去一半,只不過被鮮于靚顏給拒絕了。
赫連雲天堅決要給,可是鮮于靚顏不給他賬號,他總不能取出現金,裝滿五輛大拖拉機,給她拉過來吧。
不過到了這種地步,在鮮于靚顏那裡,就是面紅耳赤、嬌豔欲滴。
也就是好處拿得都不好意思了。
不過,一個給得神魂顛倒,一個收得手軟心顫,成就了這個特殊的聯盟。
兩個見證人見到這種情況,當然不會傻到橫插一槓子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