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圍牆的方法有許多種,.
對了,還有,在族長鮮于靚顏的領導下。
這個還真不是拍馬屁專門說的虞詞頌語,而是事實,歷史事實。
因為雖然鮮于靚顏當族長時間不長,在她的主導下,這些防守措施好幾處都做出了重大改進。
所有這些改進,都符合多快好省、經濟適用的原則。
還有一點,就是符合鮮于靚顏的品行性格。
就是一改以前的陰狠毒辣,現在變成了暫時解除敵人的能力,而不會傷害他們的生命。
也不會給他們造成難以治療的傷病。
一句話,即使來犯的是敵人,她也不會和他們結成死仇。
她的立足點可是比前輩族長高多了。
前輩族長的慣性意識就是,非我鮮于家族,就是鮮于寇仇。
而鮮于靚顏呢,非我鮮于家族,也是兄弟民族。
既然是都是兄弟,怎麼能動輒打死殺活呢?完全沒有必有嘛。
而這個沒有必要,最重要的就是集中體現在,當你的力量超過敵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滅掉他們的時候,寬大為懷,化敵為友。
如果你自己處於弱勢,需要對方憐憫,用祈求饒恕的口吻,從別人那裡獲得饒恕,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不管怎麼說,嚴厲也好,寬鬆也好,總之憲圩村是做好了準備,只等敵人上鉤,而且預備了多種方案。
如果來犯的敵人正好符合設計的方案,那麼大家一起動手,殲滅來犯之敵易如反掌。
如果敵人的路數和格式和設計的方案不同,那麼稍作修改,還是能夠擊潰進犯之敵,改變外形和風格不管事,小打小鬧救不了他們。
即使完全不對路,防守一方也比進攻方佔有較大的優勢,即使硬碰硬也能挺翻他們,因為他們有城牆作為依託。
簡單地說,憲圩村的防守預備了七八種防禦辦法,每一種用好都能有效擊退進攻的敵人。
總而言之,因為防守一方有這個圍牆為屏障,無形中增加了許多威力。
所以軍事常識有言,攻城的時候最佳力量配比,是攻方對守方“三倍而圍之”。
這就是說如果攻守雙方勢均力敵的話,如果有一方要攻打對方的城池,就要動用相當於對方三倍的兵力。
這也就是說,一個簡單的城牆防守,就等於攻城一方兩倍的兵力。
這還是在攻城一方採用“圍三缺一”策略。
要是全面合圍,不放對方活路,兵力還得增加一倍。
也就是由原來的三倍增加到六倍於守敵的人數。
因為人一旦沒有退路決死反擊的能力大得驚人。35xs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旦攻方網開一面,也說明不是不死不休的那種局面。
所以今天赫連雲天的心思,鮮于靚顏一目瞭然。
因此,她也暗中下了命令,可以打退對方,甚至可以打傷他們,但是絕對不要殺死他們!
上過戰場的都知道,一旦死了人,那麼那場戰鬥的慘烈程度,馬上成幾何級數上升!
那時候人的腦子都扔了,實實在在地化身野獸,只有一種殺死對方的本能。
總而言之,就是憲圩村預備了幾乎和鶴嶺同樣的力量,來防守來犯的鶴嶺村民。
這樣的力量配比,如果沒有意外,可以保證憲圩村民立於不敗之地。
這也是那些從大拖拉機上跳過來的人全部被摘柿杆鉤住,卻一個沒死的原因。
倘若不是為了避免死人,那些套杆,完全可以配上那些長柄飛鐮,不是鉤敵人,而是收割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