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候,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到你們來!我太高興了!我太……”
大概是兩千年除了自己以外沒有見到一個活人,保羅三世今天要比以前沒有說話的那些欠債都補回來,?an en ???.?r?a?n??e?n?`o?r g?
不但多,而且還把自己的感慨夾在其中,感嘆這兩千年的等待。
根據他的介紹,他當時的任務是過來傳揚“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這條資訊的,可是一個人都沒有見到,他和誰去說?
所以,在過去的時日裡,他只能對著身後的群山、眼前的曠野呼喊,跟一直在他眼前的那隻小鳥和那隻松鼠低聲傳道。
他雖然對群山和曠野呼喊,可不敢對這兩個小傢伙放開喉嚨,不然就沒有朋友了,倆小傢伙早就給嚇跑了。
大概是為了避免讓他太寂寞,這個只小鳥和這隻松鼠從他到了這裡,就一直陪著他,既不見它們變老,也不見它們長大。
那隻鳥,他給它無名小翠;那隻松鼠則取名團團。
聞人博古今天完全是越俎代庖了。
起初他還想替姐姐聞人異馨對付幾個棘手的問題,結果越對付問題越棘手了。
聞人異馨的感覺就是那老頭兒說的每一字的她都懂,完全懂,可是湊在一起成為一句話,她就不懂了,完全不懂。
沒有辦法,她只能把這個歸結於隔行如隔山,只好讓文化信徒的弟弟繼續越俎代庖下去。
不過,聞人博古也是甘之如飴。
如果是別的主題,他早就撂挑子不幹了,他哪裡有閒心摻和這些事情。
可是今天,就如同他的考古進入了一個鮮活的現實世界,好比他在某個鄉下進入了陶淵明發現的那個桃花源。
其實即使如此,也不足以形容聞人博古的感觸之深。
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文化信徒,有足夠的信仰相關的知識,對信仰的認識很透徹很全面,只是缺乏和自己的生命生機勃勃的聯絡起來,因此還不是一個信徒的生命。
因為從本質來說,信徒是一個生命所有層面的信徒。
可是今天採訪保羅三世,他看到了一個從滿生命活力的信徒。
別人看到保羅三世,雖然他從泥塑變化成了會說話的一個人,還是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會說話的泥塑。
因為他說的那些,他們不懂!
因此他這個人、他說的那些話,和泥塑的本質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聞人博古則完全不同,保羅三世啟用了他的信徒生命!
千年等待而信心不改,這就是信仰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抓住應許和盼望,永遠不會動搖。
然後再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實踐自己的信仰,貫徹自己信仰的宗旨。
“哎,對了,保羅老伯,您是怎麼來到這裡來的?您是從什麼地方出發到這裡來的?中間經過那些重要的地方?遇到過什麼重大的事情?我們這些人都很關心啊!”
這個客串的主播,越來越有專家範兒了。
其精髓也就是問得問題都是大家特想知道的。
“這個沒有多大印象了,我努力回憶一下,儘量給大家更多一些描述。
“不瞞大家說啊,我自己都很少回想這些事情,畢竟已經二千年了,唉,二千年!
“那一天,我和保羅、提摩太、巴拿巴、司提反等人被羅馬士兵追拿,還有那些大祭司手下的人也當幫兇。
“我們都逃散了,我一個人逃跑,後面有羅馬士兵追得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