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快遞’收到的第一單生意,是去赤鐵礦商那裡運一批三千斤的赤鐵礦,給靈溪郡最西側的一家法器閣送去。
赤鐵礦的定金法器閣已經付過,他們只需將貨物送到便可。
再出發前,寧初又給每個人重新分配了裝置。
其中包括:每人一件玄級軟甲、一把玄級極品法器、三枚護身符和一枚傳音符、一本《小學數學》、三瓶靈藥和一份靈溪郡的詳細地圖。
這將是‘乘風快遞’每個快遞員的標配。
不僅如此,寧初還在御獸門裡要了一件大殿,用來做‘乘風快遞’的總部,讓夏禾、呂慶等負責後勤保障工作,並記錄每筆訂單的詳情,形成賬本。
很快,四艘方寸舟拔地而起。
寧初親自帶著二十七名少年快遞員來到赤鐵礦商,找到負責人後,將確定過的赤鐵礦用儲存戒裝起,然後按著地圖的指引,向著靈溪郡西側趕去。
這一次,他們沒有直接利用方寸舟在雲端穿梭,而是一走一停,不斷的記錄路線,同時標註清楚每一道關卡的資訊情況。
尤其是那個位置有九幫十八會的人,那些地方有其他強寇等,一一記錄。
足足用了兩天的時間才來到那家法器閣。
但這已經比平時的速度快很多了。
待法器閣的負責人驗收了赤鐵礦石後,十分滿意的款待了他們。
這一趟,赤鐵礦商省去了護送人力,節省了部分佣金,又讓法器閣那邊提前收到了貨物,絕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而‘乘風快遞’不僅積攢了經驗,還賺到了靈石。
雖然這批靈石二十七個人平分下來沒多少,但如果真正執行的時候,不可能這麼多人,頂多兩人足夠了,畢竟有儲存戒這等帶物利器。
重新回到御獸門後,寧初拿著一路記錄的冊子,在一張巨大的白紙上勾勒起來。
他們目前做的,和鏢局無異,這並不是寧初想要的樣子。
待‘網際網路(天空之城)’發達之後,各處的修士都會下單,他們不可能都從御獸門出發,然後前往發貨地,再送到收貨地,然後再回到御獸門。
這樣的效率太低了,時間都花在路上。
所以他要梳理出一張完整的靈溪郡節點圖。
哪些地方礦場比較集中,哪些是修真者聚集的城市,將來就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作為快遞點,有專門的快遞員負責。
如果人手不夠,就招臨時工!
上一世已經成了很好的成功案例,這點不需要寧初再動腦筋,只要將那種模式照搬下來就好,他唯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世界,重新進行規劃。
將偌大的靈溪郡分成數個版塊。
不光寧初一個人在努力,整個‘乘風快遞’的人都在忙碌著。
他們不僅要做好手上的事情,還要抽空學習寧初發給他們的《小學數學》,這是寧初下達的死命令。
剛開始大家還有些新奇牴觸。
但隨著不斷學習,不斷掌握,立馬被上面的內容深深吸引。
原來數字還可以這麼寫。
原來數值更大的算術用筆比算盤算的更快。
原來一個管子進水,一個管子出水,真的能將水池蓄滿水,而且他們還能精準的算出水池蓄滿水的時間。
這是誰想出來的?太神奇了。
很快,整個‘乘風快遞’都掀起了學習的熱潮,就連方衍、成吉四大長老都被吸引,然後不顧身份的加入了求學的行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