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三零八章 搶人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零八章 搶人才 (1 / 2)

聽劉鈺忽悠的太多,已經學會主動腦補的康不怠,縱然和劉鈺相處日久,可事實上也是有文化隔閡的,當然也不可能知道沙家浜這段唸白的原意。

見劉鈺要在此常駐,知道劉鈺也是準備拖下去,拖到歐洲戰局發生變化。

在對法國的信心上,他倒是和劉鈺基本一致。

交往了十餘年,聽了不少歐洲的事。今日真的來到了阿姆斯特丹,真切體驗到了荷蘭國的分權、如同放屁不響的周天子般的荷蘭大議長,再想想從路易十四開始加強集權的法國,這要是對法國沒有信心,反倒見鬼了。

“公子要在此常駐,觀歐洲局勢。可萬一要是出了什麼意外,荷蘭的攝政派主動向法國宣戰了呢?”

劉鈺笑道:“宣了更好。不宣,是懦弱;宣了,是廢物。區別不大。法國不是東虜,荷蘭也不是大明,你能想象東虜沒有了野戰兵團,靠在瀋陽、赫圖阿拉修堡壘,對抗洪武永樂之大明嗎?打的贏就見鬼了。”

“怯懦,民眾不滿。廢物,民眾就滿意了?廢物,就比怯懦強?”

“我留給奧蘭治派的,是毀滅荷蘭民眾的最後一點熱情。對法宣戰,那不是奧蘭治派的任務。誰宣都一樣。”

“我留此地,一則是拖,拖以待變。二則,也是順便把另一件事辦了。來之前我不就說了嗎?要尋幾位人才,為天朝的數學打好基礎。正好在荷蘭逗留一段時間,此地地處中部,南來北往交通方便,而且又暫時無什麼戰火,正好請君入甕。”

逗留的這段時間,除了要與荷蘭人繼續扯淡外,劉鈺也要抓緊這個機會把那件事辦了。

物理化學之類的東西,可以另起爐灶,反正此時全世界都一個鳥樣,初中生的化學水平拿到現在,就是絕對的強者。

但是數學這種科學的工具,差距實在有點大。大順數學的最高水平,應該就是那幾個有法蘭西科學院通訊院士頭銜的宮廷傳教士,但水平和歐洲此時的最高水平也差了約莫百年。

而且劉鈺深知航海鐘有多難做,大順為數不多的短板就是精密加工,英國的出口管制太嚴,根本搞不到航海鍾。

在經度大戰上,劉鈺也只好站在理科派,而不是工科派這一邊了。

現在正是個絕佳的時機,尤其是俄羅斯科學院的那一票人才,若能搶走,簡直起飛。

而且,搶起來也相當容易。

後世搶蘇聯人才,靠的是蘇聯解體後的混亂。

現在搶俄羅斯科學院的人才,幾乎就是故事重演。

德國黨的領袖人物安娜女皇崩了,為了防止德國黨被清算,傳位給了當時才一個月零十天的小娃娃,蟄伏的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

整個政局亂成一團,特別亂。

這時候俄羅斯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們,也都住不下去了,紛紛考慮跑路,將來誰上臺還不一定呢,萬一來一場對外國勢力的大清洗呢?

院士們又不都是獨善其身不聞窗外事的,像是哥德巴赫這樣的,就是外交部秘書長,在政治上也都是有派系的。

為了今天這個局,劉鈺也算是等了很久了。早在齊國公出訪歐洲的時候,他就已經和尤拉等人開始了通訊,每一次都在塑造一種“大順的科學很發達”的假象,吸引這些人。

鋪墊了很久,很久。

劉鈺的數學水平什麼樣,自己心裡倒是有些批數的。但是,數學不夠,物理化學來湊,這時候的科學界還處在萌芽階段,很多科學院的院士都是全才。

如同俄國科學院的第一位本土籍院士羅蒙諾索夫,作為科學家被人牢記,發現了質量守恆定律。但實際上他的頭銜按照輕重排列,應該是詩人、俄語標準化創始人、莫斯科大學建立者、俄國古典主義文學新文化運動奠基人、教育家,最後才是化學家。

俄國科學院此時的一大票外籍院士——當然,俄國科學院現在還沒有俄籍院士——也基本都是全才。

劉鈺在給他們的信件交流中,為大順科學界樹立的形象是“有一套完整的物理、化學等自然哲學,但是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有所欠缺”。

故而希望雙方能夠進行一些互補,從而推動無國界的科學的發展,為全人類謀福祉,並且在京城科學院工作是這樣有利於全人類的事業的最優答案。

這套說辭,基本上是延續了萊布尼茨的科學院思想,加了個為全人類謀福祉的大帽子。

而且在萊布尼茨構想的“無國界的科學家的理性共和國”的設想中,五大科學院之一的中華京城科學院也算是此時為數不多的“萊布尼茨科學院派的血統”。

血統之外,科學院制度構想上,大順這邊也是標準的以俄為師:三層體系,最高層的外籍院士研究問題、中層的本土研究生做外籍院士助手、下層的科學院生員畢業後做大學預科教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