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三六三章 分贓大會(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六三章 分贓大會(四) (1 / 3)

弗勒裡的初衷當然是好的,至少是為了法國的。

因為他知道,國王認為“經濟、財政、制度,都是旁枝末節且無趣、缺乏激情的”。

而作為一個在密西西比泡沫爆炸後全面掌管法國的老丞相,弗勒裡卻知道,經濟、財政、制度,是缺乏激情的,但卻是國家爭霸的基石。

現在法國的情況很特別,很特別。

非常特別。

不管是科爾貝爾統制經濟的擁躉者、還是要求完全放開國家監管的重農學派、亦或是歸結於小資社的經濟浪漫主義,他們都需要找一個“別人這麼幹成功了”的例子。

因為二十年前,那個賭棍出身的約翰·勞,對國王說“民不加賦而國用足”。那時候,法國人是自信的、浪漫的,即便覺得沒人嘗試過,但時代風起雲湧,沒嘗試過卻成功的事多了去了,這才是新時代。

然而一波操作,搞出了1720年整個歐洲的經濟危機,法國財政和國家信用處在崩潰的邊緣。無準備金的紙幣、年收益率3500%的股票回報率的忽悠、王家銀行為泡沫經濟吶喊助威……這都讓法國人記憶猶新,心有餘悸。

緩了將近十年,才堪堪緩過來。

從那之後,法國不管是啟蒙運動、還是經濟政策,都需要一個“別人這麼幹過、而且乾的挺好”的經驗來支撐。這種心態,一直到法革爆發,才全面扭轉,開始不斷地嘗試新事物,一波又一波,成為人類社改試驗田和革命老區。

至於此時。

科爾貝爾的擁躉者,說遙遠的東方帝國,就是這麼幹的。數百年的改革者,也是政府全面監管、管控,以嚴格的標準和稅收,讓宋帝國的國庫收入領先世界。

重農學派的擁躉者,說遙遠的東方帝國,就是這麼幹的。無為而治,對經濟沒有任何的管控,財政收入主要從土地稅來獲得,免收一切形式的工商稅,並對商業工業沒有過分的監管。

伏爾泰說,遙遠的東方帝國,就是絕對理性的立憲君主制度。

魁奈說,遙遠的東方帝國,就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農業才是國家財富的源泉,農人窮困,則國家窮困;國家窮困,則國王窮困。

尤其是在經濟制度上,法國的經濟學家需要一個遙遠的例子來支撐自己的論證。

因為20年前那件事,太嚇人了,那場泡沫就是沒有成功的例子來支撐而出現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家財政差點崩潰,人們暫時不敢去相信那些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新奇的學說。

所有新奇的學說都必須扣上一個“別人這麼幹成功了”的論據。

大順和法國,真的完全不一樣。

包括大順之前的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都不一樣。

只是看著像。不管是集權、修路、挖運河、官營經濟,都只是看著像,但根本不一樣。

然而弗勒裡卻認為,遙遠的東方帝國,就是高度集權和科爾貝爾國家規劃工業主義的集大成者。

既然,這個高度集權和科爾貝爾國家規劃工業主義的集大成者,能夠在兩千年內,一直處在世界的第一梯隊;既然這個高度集權和科爾貝爾國家規劃工業主義的集大成者,能夠在這個時代向歐洲瘋狂地輸出商品並且是絕對的貿易順差。

那麼,肯定是有值得法國借鑑、學習的地方。

弗勒裡想知道,大順到底採取了什麼政策,能讓大順只吃金銀、半點不吐?

弗勒裡想知道,大順到底採取了什麼政策,能讓大順組織一場在萬里之外的荒漠進行的數萬人規模的會戰?

弗勒裡想知道,大順到底採取了什麼政策,能讓大順的手工業呈現出對歐洲完全碾壓的發達程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