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軍裝後,伊麗莎白緩慢而堅定地走出了房間。
大廳裡,他身邊的男人都起立行禮,穿戴整齊,即將追隨她去做一件足以改變世界的大事。
或許,參與這場政變的公主身邊的政變團隊,堪稱俄國政變史上最無權的一群人。
他們是:
因為勾搭宮廷小丑的女兒,而被彼得驅逐到西伯利亞流放數年的宮廷婦科醫生,萊斯托克。
烏克蘭切爾尼戈夫的哥薩克牧羊人、靠著一副好嗓子成為優伶而躋身彼得堡貴族圈子的小鮮肉,拉祖莫夫斯基。
伊麗莎白的母親的姐姐家的孩子、波蘭農村女人憑藉姐妹被彼得寵幸而躋身貴族圈、被俄國貴族鄙視且連個家族徽章沒有的貴族,伊麗莎白的親姨表兄弟蘇瓦羅夫斯基兄弟。
伊麗莎白公主的音樂老師,瑞士人、小提琴演奏者,施瓦茨。
出生那天正趕上大北方戰爭的納瓦爾戰役、爹媽都被俘虜,出生就在蹲監獄、在瑞典蹲了17年監獄,如今41歲已經當過兩次寡婦、為了財產第一次婚姻不得不嫁給一個48歲鰥夫的宮廷社交名媛、靠談論衣服和裙子怎麼穿戴好看而和伊麗莎白成為閨蜜的阿納斯塔西婭。
這些人,就是伊麗莎白身邊的政變核心團隊,以歌手、婦科醫生、寡婦為主。
在政變即將開始的緊張氣氛下,這些人都沒有說話,而是默默地跟在伊麗莎白的後面,乘坐黑色的馬車,朝著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的營地而去。
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中,之前因為幫伊麗莎白招募人手的一名中尉,已經被絞死。伊麗莎白所能控制的軍官,只有一個少尉,格倫納德連的連長。剩下的和她關係不錯的,都是士兵。
馬車緩緩地駛到了軍團營地,一身騎兵軍裝的伊麗莎白走下了馬車,朝著在那裡站崗計程車兵走去。
“你們認識我嗎?知道我是誰嗎?”
兩個士兵同時向伊麗莎白行禮,叫了一聲“媽媽”。
“當然,媽媽。您是伊麗莎白公主,是彼得大帝的女兒。我們當然認識您。”
“那麼,可以放我進軍營嗎?”
“當然,媽媽!”
衛兵簇擁著這位平日裡沒有貴族架子、經常給他們分菸絲和酒錢的公主,走進了連隊的駐地。
連長已經將士兵集結起來,一切平日裡聯絡計程車兵也都紛紛圍了過來。
“媽媽!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伊麗莎白舉起十字架,單膝跪在地上,衝著士兵們喊道:“我的孩子們,我的朋友們。你們曾追隨我的父親,現在,你們願意向服侍我父親一樣,追隨我嗎?”
這些士兵中的很多人,並沒有服侍過彼得大帝,但卻聽說過很多那個時代的故事。
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的普列奧布拉任斯基,是個村子的名字。
彼得小時候跟著母親,就住在這個村子,並且在這個村子,組建了孩兒軍。
最終這些孩兒軍中的許多人,都成為了彼得幫的成員,成為了彼得最得力的屬下。
最後孩兒軍被擴編為兩個團,普列奧布拉任斯基軍團、謝苗諾夫軍團,可以說是嫡系中的嫡系。
謝苗諾夫軍團作為近衛軍前身,主要做戰場上最精銳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