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終章 九三年(二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終章 九三年(二十) (1 / 2)

這些新的矛盾,又促使大順的很多傳統思潮回流,比如【重農抑商】。

其實,重農抑商這四個字,按照老馬的理論,這四個字其實是在曲解。

因為哪怕是先秦時候比較早提出這一套並在魏國變法的李悝,原話也是【凋文刻鏤,害農之事也。錦繡纂組,傷女工者也。農事害則飢之本也。女工傷則寒之原也……】,原意也只是禁止奢侈品,並且,這裡著重還說了女工,那麼家庭紡織業到底算不算手工業呢?

在生產力不足、畝產不足的時候,首先發展糧食產業和紡織業,保證吃穿,總體上,總不能說是錯的。

況且,商業資本,真的就那麼“進步”嗎?

只怕,未必。

老馬對於商業資本的評價,只能說,並不高。

【在英國近代史中,商業資本和商業城市,在政治上也是反動的。他們和土地貴族、金融貴族結成同盟,一起反對工業資本】

【純粹的商業城市——也即商業資本佔據優勢的城市,過時的狀態越容易保持】

老馬的這個論斷,以及對商業資本“反動”的評價。

就是劉玉活著的時候,認定能和荷蘭東印度公司一起搞死歐洲的工業;而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理論上有合作的可能、但因為土地貴族的羊毛利益而必須打;能和北美的走私販子們緊密合作並且在一戰獲勝後扶植英美商業資本徹底滅殺本國工業萌芽的根源。

因為他們雖然叫“商業資本”,但和“資本主義”裡的資本,差了一大截。

奴隸制的時候就有商業資本了,而且商業資本還很發達,所以那時候可以叫資本主義萌芽嗎?

資本主義,恰恰是要商業資本的獨立性,使之成為社會化生產的一部分要素,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商業資本。

如老馬所言:【商業資本就其本身來說,還不足以說明一個生產方式向另一個生產方式的過渡】。

以此時大順在蒙古地區的例子,也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件事。

簡單來說,大順在蒙古地區的資本主義的改造,非常的失敗。

和在南洋搞得土地改革等政策比起來,簡直是反動透頂。只不過大順這邊真正懂到底啥玩意兒叫資本主義的,並不多甚至可能並沒有,一見著錢、資本盈利、貿易,就覺得這玩意兒好像就是興國公所說的未來,實則簡直是南轅北轍。

同樣的,換句話說。

荷蘭當年在南洋的統治,相對於大順本土的土地政策稅收政策,也簡直是反動透頂,距離資本主義的進步越來越遠。

資本主義,或者所謂的萌芽,不是說錢、資本盈利、貿易發達,那就叫資本主義萌芽的,差得遠了。

所謂的商業資本主義,不是資本主義。

因為老馬很明確地說過:【資本作為商業資本而具有獨立的、優先的發展,意味著生產還沒有從屬於資本。就是說,資本在此時,還是在一個與資本格格不入的、不以它為轉移的社會生產形式的基礎上發展】

因為這裡面是個很簡單的邏輯。

既然說,商業資本是獨立的,而不是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這一要素的組成,那就可以反推出來,流通之外的兩極,即生產者甲,和生產者乙,相對於流通來說,也是獨立的。

故而,因為商業,所以牧民的牛,不再是牧民眼裡的牛,而是商品;織工的布,不再是女工手裡的布,而是商品——區別就是,資本主義社會里的資本,不管是養牛,還是織布,它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生產布和牛,目的就是在生產可以獲利的商品。

故而老馬說,商業資本這玩意兒吧,越是獨立發展,越證明社會的一般經濟發展越完犢子,成反比。商業資本、或者說商人,越是被單獨對待、被視作一個強勢的階層,就證明這離資本主義就越遠。

的確,老馬說:【商業對各種已有的、以不同形式生產使用價值的生產組織,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解體的作用】

但顯然,後面還有一句話,不能只斷一般。

【但它對舊生產方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起到解體作用、並且這個解體會導向何處,換句話說,即什麼樣的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這不取決於商業】。

換句話說,如果說,經濟決定論已經夠扯犢子了。

那麼商業決定論,比經濟決定論還要扯犢子的多。也即是說,似乎只要不重農輕商,那麼一定就發展資本主義了,這就是扯犢子的妄想。

因為【什麼樣的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這不取決於商業……如包買制,就其本身來說,它並沒有引起舊生產的變革,而不如說它保持了這種生產方式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類似的方法,到處成為真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阻礙】

【因為它不改變生產方式,只是讓生產者的狀況惡化】。

中國這邊的傳統,包買制可能並不太盛行。

但是,換一下,租佃制,就可以非常容易理解——【它不改變生產方式、它只是讓生產者的狀況惡化;它並不引起舊生產的變革,而不如說它保持了這種生產方式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這就是重農抑商、抑兼併的意義所在。

因為,什麼樣的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這不取決於商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