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大順在阿卡迪亞人這邊,面子還是挺大的。
畢竟槍炮、糧食,都是大順這邊資助的。
再一個,大順這邊也和南方州的奴隸主聯絡了一下,南方這邊的奴隸主表示很高興。
因為現在奴隸價格挺貴的。
一開始,都以為戰爭一打,奴隸貿易受到影響,到時候非洲那群奴隸提供者,憋得貨賣不出去,肯定得降價啊。
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嘛。
誰曾想,西非的奴隸販子們,不但沒降價,反而組織了“奴隸售賣價格同盟”,各家大的奴隸提供者,互相之間達成了協定,嚴格控制奴隸的發貨量。
加之現在北美的糧食很便宜,養著奴隸也不怎麼貴。這個奴隸售賣價格同盟,很快降低了奴隸的提供兩,價格嗖嗖地往上漲。
這價格一漲,種植園的很多工作,尤其是非常危險的工作,用奴隸就不合算了。
現在一個到岸的奴隸,價格得是六七匹馬不止。
乾點什麼活,要是一下子損失六七匹馬,這得多大的家業,能不心疼?
所以說,南部州的種植園主,和大順這邊就表示,他們願意接收這些在驅逐阿卡迪亞人後移民的北方的新英格蘭人。
因為一些危險的活,可以用這些英國窮人。
鑑於他們是基督徒,所以可以作為債務奴隸,但不能做出畜生奴隸。
而畜生奴,是一代一代又一代,始終都是家產。
和地契、房子,差毬不多的財產。
而窮的英國人,則不是家產,一些危險的活,可以讓這些人去幹。
就可以非常省錢。
好比說,比較危險的清理烤煙的煙窯,這要是死了個奴隸,那等於直接丟了100多英鎊的現金。這玩意真的是隨時可以變現的,直接拉到市場上,上午去,中午就能拿到100英鎊現金,而且還不是紙幣。
所以要是死了,相當心疼,相當於丟了300兩銀子。
而找個英國窮人去幹,這就大不同。
非財產。
死了最多也就賠3英鎊。
這能一樣嗎。
再一個,還有個宗教因素在這裡面。
北方州,比如馬薩諸塞,公理會一家獨大,而且搞過政教合一,所以其餘的教派在努力反公理會。
而南方州,因為和英國這邊關係更密切,市場需求、經濟聯絡更大,所以英國聖公會的人比較多。南方州需要更多公理會的人,來南方,以稀釋聖公會的力量。
這批北方移民,大多都是公理會的。
而且,因為一些歷史因素,他們對英國聖公會相當的反感。
如此一來,這些人既是窮人,又是公理會的,所以南方州的種植園主非常喜歡。
就和大順這邊的人說了,就說送過來吧,完後運費我們出。船費正好就當債務了,正好當債務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