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九十一章 攻防心裡(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攻防心裡(五) (1 / 4)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哪國的矛盾都不少,大順內部的問題更多,類似的問題也很快就會出現。

但好在這一次對歐戰爭,出錢的是得益者,支援戰爭的其實也類似於英國的輝格黨——新興貴族和軍事貴族與新興資產階級的組合,他們可以適當地放棄一些地租收益,因為他們有收益率更高的資產。

區別在於,英國的工商業對比農業,輝格黨壓的託利黨喘不動氣;而大順這邊,則是託利黨們壓的輝格黨們只能在帝國邊緣做事,帝國內部依舊是士紳地主的自留地。

好在大順的體量足夠大,對內的稅收效率沒那麼高,也沒有上億的外債和幾乎一年1500萬兩白銀的國債利息。

這些問題壓在已經達到稅收極限的英國身上,很多積壓的矛盾就全炸出來。

打著保衛傳統旗號的鄉紳階層與新興資產階級和矛盾。

英國本土與北美殖民地的矛盾。

西印度商會和東印度公司的矛盾。

國王黨和世子黨之間的矛盾。

是否要繼續加強與普魯士的聯絡,也就是要漢諾威還是要殖民地的矛盾。

土地稅、消費稅、工商稅、鹽包稅、茶稅糖稅的矛盾——這個稅收問題,看法國的重農學派那一套東西,其實倒是比價容易理解:比如一尺布長了一塊錢,農業僱工也得穿褲子,那這穿褲子的漲價,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認為是土地所有者的支出,按照重農學派的理論最終都會傳遞到土地所有者的身上。

威廉·皮特的情況比較特殊,早期就是世子黨,而且明確表示是英國的反對派,因為他認為下院的影響力要麼來自國王支援、要麼來自反政府活動。

在輝格黨寡頭小圈子政治下,威廉·皮特的選擇是對的,因為正常從政他是進不了決策圈的,這得論資排輩。

但在臺下透過組織反政府活動、做世子黨,反而非常容易拿到足夠的威望。

故而,早些年,威廉·皮特是作為一面“反輝格黨、反國王、反德國利益大於英國、反土地稅”的一面旗幟的。

喬治二世諷刺他為“愛國娃娃”,因為皮特老是批判喬治二世保德國不保大英。

而他們的圈子,則自稱為“小愛國者”,“真正的愛國者”,“讓英國再次偉大”,“愛國者黨”。

丘吉爾公爵的老婆,在臨死前,欽點了威廉·皮特,作為正統英國政治人物的代言人,將丘吉爾公爵的遺產拿出了一部分錢和一大塊地產莊園,給了威廉·皮特。

錢其實倒是不多,一年三萬兩白銀的年金,但這是一面旗幟,一面老公爵派對他的認可的旗幟。

在丘吉爾公爵的遺孀欽點了威廉·皮特後,更多的“英國正統愛國者派”的貴族們,便開始了對他的支援。

但是,支援是有限度的。

同樣還是老馬的評價:

【力圖保持自己世襲的寡頭政權乃是輝格主義的唯一特徵。】

【至於除此以外輝格黨有時也加以維護的那些利益和原則,並不是它自己的,而是工商業階級的發展即資產階級的發展強加於它的。就像1688年以後輝格黨和當時擁有極大權勢的金融巨頭聯合起來一樣……是把託利黨從政府職位趕走的最可靠手段,輝格黨上臺執政,並把同政權有關的那一部分勝利果實據為己有】

【……但是……(每當發展到只有資產階級得利的時候),他們便急忙拉住運動,以便阻止運動繼續發展,同時恢復自己的地位】

這就是“正統英國派”,或者說以貴族派為首的、“開明”的、“真正愛國”的土地地租貴族派們,對威廉·皮特的全球殖民戰略支援;但如今遇到挫折後又反對的原因。

威廉·皮特是狂熱的全球殖民帝國構想家,歷史上,他曾建議,不如連西班牙一起宣了,趁著西班牙還未參戰,集結兵力先把西班牙的運寶船搶了,如果不開戰他就辭職。

他的戰略也非常明確:

消滅作為大國的法國;剪除法國在海外的屬地,尤其是加勒比海那些盛產食糖的島嶼;把法國趕出印度;在加拿大取而代之。

原因是他認為,英國的繁榮應建立在貿易之上,貿易帶來財富,而財富又加強了陸軍和海軍的實力,壟斷海洋的貿易,而不是靠那點土地稅,才是英國的未來之所在。

要弄,就把法國和西班牙都弄死……

但是,英國的保守派的政治家門,不這麼認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