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七七四章 爭功(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七四章 爭功(三) (1 / 3)

雖然都算是正經讀書人群體,但其中的鄙視鏈還是存在的。

林敏作為正經讀書人且是做了大官的,內心其實非常贊同顧炎武的看法。

而且他也分得清,什麼是紳、什麼是衿。

或是為了面上好看、說出來好聽,亦或者是習慣性的用尊敬稱呼,總說紳士、紳士。

實則一群生員哪裡配叫紳?

分明只是衿而已。

用他一幕僚的家鄉話來講,純粹是石九公冒充石斑。

按照林敏內心的想法,其實兩次鄉試都考不中,就證明水平根本不行,就乾脆也別折騰了,學點吃飯謀生的本事得了。

江蘇這個問題尤為嚴重,江蘇省的名額本就不多,長江南北的經濟差距又大,長江以南憑藉經濟優勢,幾乎壟斷了江蘇省的高階錄取名額。

揚州很多生員,往上考又考不中。

無非就那麼幾條路,幾乎全都是圍繞著揚州的特殊經濟地位混飯吃。按照劉鈺這麼搞,要把揚州原本的經濟基礎徹底搞廢,這些生員以後吃飯都是問題,這可咋整?

顧炎武說生員的危害,言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鄉宦,曰生員,曰吏胥……

用後世的思路理解,就是各個縣的人大的代表,或者叫議員,全都有免稅特權,使得許多人把產業轉移到這些議員名下,從而達到少交稅的目的。

而且可以動輒可以毆打縣長、書記。甚至於像是李幼滋這樣的主管工商業的副總理級別的官員,當副省長的時候,都差點被縣鄉的這些議員們打死,然後這些議員屁事沒有。

而就業方面。

類似於全國每三年才錄取3000名“大學生”,平均每年錄取1000,但全國有60萬到70萬高中生,年年復讀,年年復讀。

而且只要考上“高中”,自動獲得縣議員身份和諸多特權。

林敏的思路,是增加報考的資格難度,復讀生不準繼續往上考。

同時降低一下對高中生的福利和特權,逼著他們去讀“中專”,學點技術,混口飯吃得了。

這裡的“中專”,指的是去學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測繪學、航海術、農學、地理學、博物學、生物學。

這裡的大學,指的是經書中舉。

包括黃宗羲在內的被稱作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的大儒,對這種事的態度,也幾乎是一致的。

民間吉凶,一依朱子《家禮》行事。庶民未必通諳,其喪服之制度,木主之尺寸,衣冠之式,宮室之制,在市肆工藝者,學官定而付之;離城聚落,蒙師相其禮以革習俗。

這是以“教法”治國。

時人文集,古文非有師法,語錄非有心得,奏議無裨實用,序事無補史學者,不許傳刻。其時文、、詞曲、應酬代筆,已刻者皆追板燒之。

這是透過焚書,來進行文化控制,誅少正卯。

包括顧炎武提出的徵辟制、察舉制,搞出這一套,再配上儒家道德體系,會搞成什麼樣?你能孝順爹媽,我就臥冰求鯉;你能臥冰求鯉,我就殺兒養母。

所以,與其說這是啟蒙思想家,不如說是宗教改革。新教之新源於復古之舊,更加原教、更加復古、更加極端而已。

學校議政、限制君權、地方自治、辟舉士紳、三代之治等等,本來就是經書裡的復古。

而且是正統的復古。

不是說這東西不好,大順這邊這麼搞,真的是可以自發進化的。只是說這是一個甲乙丙丁這種過程,這明明是乙,不能非說它是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