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法國可能的搖擺,大順也真的是不得不防。
按照劉鈺的說法,這種想要孤注一擲的冒險激進,和那種受到挫折失敗就想趕緊求和的想法,只是同一種思想的一體兩面。
今天狂熱的雞兒動不動就硬了起來,明天又萎靡的覺得必然失敗不如早作失敗的打算求點體面和敵人的仁慈。
所以大順使節團還需要承擔起“法國國王和蓬帕杜夫人的心理疏導”的責任。
好在,錢是沒啥問題的。
大順的匯票體系和暫時還算過得去的朝廷信譽, 可以讓在歐洲貿易的大順西洋貿易公司的貨船,在歐洲拿匯票,直接留下歐洲貿易的白銀。
拿著匯票,回到松蘇再去換錢。
只不過他們回去的時間是有定數的,而且還牽扯到明年商船的徵用、以及明年的貿易數額等問題。
是以,最好的結果,就是法國人在今年冬季季風結束之前, 迎來一場失敗。
或者一場勝利。
好在,法國人針對漢諾威問題, 已經不再那麼幼稚。之前擊潰了英王的小兒子坎伯蘭公爵,坎伯蘭公爵私自簽署了《克洛斯特—澤文協定》,承認漢諾威解除武裝。
但轉身,英王就不認賬了,把協定直接撕了。
法國人被抽了一巴掌,也算是明白過來了,非得野戰擊潰普魯士西線的英普聯軍,徹底把漢諾威佔死了,否則這仗沒完。
然後,在漫長的等待後,大順的使節團,終於等到了法軍在明登戰敗的訊息。雖然損失不太大,但是一戰而定漢諾威的可能,至少今年明年是完不成了!
得知這個訊息後的大順使節團,徹夜狂歡。雖然帶隊的是皇室成員, 但實際上真正負責談判的, 是外交部的人, 背後還有樞密院總參謀部的高階軍官。
至此, 可以確定,與法國簽訂條約,完全轉讓印度利益、並且合作對英葡普開戰的障礙,已經完全被掃清了。
剩下的,就是怎麼發動自古以來的“說客”能力,讓法國綁在大順的戰車上,以大順的既定戰略來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半場了。
法國人要登陸蘇格蘭,又不是啥秘密。在大順使節團抵達法國之前,法國的各大港口,就在開始瘋狂地造運輸船。
至於為啥不造戰艦……因為造不起,也因為提前準備不足。高規格的戰艦專用木料、大炮這些東西,不是一下子就能變出來的。
而且本身也沒幾個錢了,陸戰、海戰都要顧及,哪還有錢造這種耗費昂貴的戰艦——即便法國有相對來說歐洲最優秀的戰艦設計能力。
大順使節團中幕後負責定談判細節的,當然支援皇帝陛下的戰略指導,因為這一份戰略計劃,就是他們在劉鈺沒辭職之前研究的。
法國人想要畢其功於一役,這是非常危險的。
一旦法國艦隊開始集結,英國如果能夠抓住機會, 全力以赴,擊敗法國的艦隊,那麼對後續作戰大為不利。
哪怕大順下場,那也大為不利,成了標準的幾路來、一路打了。
而大順的目標,本身又是佈局戰後歐洲貿易的,所以,這裡面的問題是這樣的:
現在,法國人可能會登陸。
所以,英國艦隊的主力,不敢亂用,必須蹲家裡。萬一亂動,這邊剛離開家,那邊法國陸軍上蘇格蘭了,家被偷了,那還打什麼?
而如果法國人要搞機會主義,一旦沒成功,艦隊被英國人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