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四十三章 開戰(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三章 開戰(一) (1 / 3)

沒錢沒人,肯定是辦不成事。

皇帝也知道劉鈺念念不忘對印度的戰事,故而在要錢上,皇帝知道劉鈺應該明白輕重。

但在要人的問題上,皇帝還是有些驚詫不已。

劉鈺開口就是:“臣需至少兩千吏員,培訓之後,方可成青州府事。此兩千吏員不可少, 若是陛下允許,只怕三千最好。”

“至於錢財,印度事前,還請陛下每年撥給五十萬兩,蠲二年國課。期間鹽政、地租事都解決了後,重新稽核清查,另行制度徵稅。”

“待青州府、武定府、濟南府、曹州府、東昌府事皆畢, 朝廷只需每年暫停國課上繳,再每年撥河工款400萬兩、遷民款300萬兩, 四五年即可成。其中所用錢財、人力、役力,摺合白銀數千萬乃至上億,但實則朝廷國庫內帑只要三五千萬兩,即可成此事。”

錢,肯定不多。算起來,還真就是劉鈺說的,四五千萬兩就能做成這件事。

四五千萬兩的支出,其實不算多,相對來說鎮壓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得照著幾千萬兩去花;去西北、西南打幾場仗,之前也得幾千萬兩。

真要是四五千萬兩, 就能把黃河問題解決,順帶還能解決一下人地矛盾、土地兼併的問題,自然是賺大發了。

只是, 人,卻讓皇帝大為吃驚, 一個青州府就要二三千人的吏員?

既是朝廷的吏員,肯定是要給錢的。

就算這些吏員連最小的官都不是, 一個月算上吃的米,也得三四兩銀子。如此算下來,以3000人算,一個府一年就要十多萬兩的白銀,供養這些吏員。

而名義上,朝廷正式官員的俸祿,全國加一起可能也就幾十萬兩,到不了一萬百萬兩。

青州一年繳稅,能繳多少?夠不夠這三千吏員的薪水?

雖然驚詫,但皇帝還是很清楚王翦滅楚的故事的。

這事沒人願意沾不提,而就算有激情狂熱之輩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只怕號稱既花錢少、又不需要多少人之類的,皇帝自己也不可能相信。

劉鈺這麼說,肯定不是隨口說的,顯然是算過的。

三千人的吏員,只看人數,這不是問題。

將近一百萬生員,基本用不上。但就算不用生員,只用那些學新學的, 挑個三千人,還是易如反掌。

皇帝也沒有直接提人數的詫異,而是笑道:“青州府一年國課,並無多少。愛卿這一年就要五十萬兩。到時候,便是做出政績,也必多有議論之聲。”

劉鈺淡定道:“陛下,全國不過1500來個縣,百餘個府。莫說一府50萬兩,便是一縣50萬兩,若能成事,那也不過4億5000萬兩白銀,換國朝千秋萬代不敢提,但興周八百年當無難事。”

這話倒是確實如此,松蘇的改革已經證明了劉鈺的手腕,而在山東幾個府縣的改革,刨除掉黃河問題,更是要為大順朝的土地兼併問題趟趟路。

在劉鈺明確表示和松蘇地區的改革完全不同後,皇帝再想想劉鈺給出的數字,心道也確實如此。既是考慮了貿易、關稅和印度事,這四億五千萬兩,還真就不算多。

但劉鈺一下子開口要這麼多吏員,顯然是準備把統治深入下去,可似乎若是每個府都養這麼多吏員,這興周八百年的事,只怕難說。

皇帝又問了關鍵問題道:“卿這二三千吏員,為當地胥吏?還是巡撫御史那般?”

“回陛下,不為當地胥吏,只是負責調查、清查、定契之類。青州事畢,則可直接往曹州、濟南等地。”

皇帝又問道:“那這些吏員,做成之後,經驗豐富。若是朝廷日後要變法,則他們可用;若不變法,他們又將如何安排?”

“回陛下,若日後變法,則可用於各地。”

“若日後不用,擇其優異者,效軍隊事,闢為良家子;擇其苦勞者,授予軍勳;擇其平庸者,朝廷出錢遷往海外各地,賜予土地。”

皇帝嗯了一聲,這就比較合適了。

再看看劉鈺,皇帝心裡快速地盤算起來。

從松蘇交權的事看來,並沒有太多麻煩,即便換了一批皇帝派過去提前在那邊實踐過的人,保持蕭規曹隨的政策,也沒有出任何的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