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三十二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 (1 / 3)

這種事,皇帝不可能直接和劉鈺說。說自己要留什麼遺產。

在皇帝看來,劉鈺這個“忠臣”,應該能夠理解皇帝的意思。

鐵路問題,是印度問題的延伸。

而印度問題,皇帝選擇了再等等。

也在牛二的上疏中,表達了一下會考慮不會過於壓榨印度、會給大順的工商業留一個在印度擴張的機會。

既然要等,那麼等多久?打多久?多久能收上稅?

這都難說。

但既然皇帝選擇第一條鐵路是貫穿中原,並且很明顯地避開了可能的黃泛區,那麼這件事在劉鈺看來,就是皇帝在給太子、或者此時還不是太子的某個皇子,留一些遺產。

這些遺產,包括一個可攻可守、可改革可鎮壓、可賑濟可屠殺的中原和黃泛區。

一支艦隊。

一條鐵路。

良好的內帑財政。

以及孱弱的朝鮮國、分裂的日本國、亂七八糟的緬甸越南,這些都是新君繼位之後,很容易刷到威望、把握軍隊、提升新的軍隊親信的地方。

而如印度、歐洲問題,皇帝選擇在他死前解決掉,並不會在死前去完成傳統天下勢力範圍內的大整合。

傳統的天下勢力範圍內,刷威望,還是很容易刷的。

尤其是強盛的海軍已經讓那些之前難打的狹長半島型、或者島嶼型的國家,成為了非常簡單的威望自助提取機。

威望,軍隊,白銀,交通。

這些東西,將給繼承者一個完美的開局。

這樣的繼承開局,於皇帝視角,簡直天胡局。

至少,不比前朝仁宣之治後留給朱祁鎮的差。

並且一般來說,大順要留的這個底子,不管是去幹涉朝鮮,還是鼓搗越南,樞密院定下來計劃,皇帝派個隨便劃拉出來的小舅子當統帥,估計都不會被人搞出來個土木堡。

皇帝明知道黃河可能決口,但皇帝沒有選擇面對這個問題,也沒有想著以舉國之力來搞一場未雨綢繆。

所以,這就是皇帝的態度。

而讓太子來問劉鈺,則是皇帝很明確地透過太子,傳達給劉鈺一些東西。

策略、道路,你可以和太子講。

太子可能不會用。

但當他走投無路的時候,或許會想到你的話。

有些東西,也不必說的太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有些話,現在和他講講吧。

話題既以鐵路而起,那也就是說,不要再提黃河。

換句話說,就是不要去提可能因黃河決口蔓延十餘年、在衝出固定河道之前可能會死的幾百萬人。

現在劉鈺也算是和太子講的很明白了。

如果不想得過且過,能走的路,就那麼兩三條。

劉鈺也壓根沒把希望寄託在聖明天子的身上,愛怎麼樣怎麼樣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