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倒是猥瑣的很。
英國這邊自然是提前試探了大順的態度。
而在試探之前,大順也主動“能示之以不能”,表示你們歐洲開幹,我天朝的貿易額爽翻了,正忙著發財呢,一定會嚴守中立。
這話倒是不假,最近貿易真的是爽翻了。
參戰國都在互相劫船, 大順的船隊帶著武裝跟隨的巡航艦護航,頂著中立的旗號,到處賣貨。
火槍、硝石、硫磺、鐵錠、棉布……啥都賣。
賺的那叫一個盆滿缽溢。
只可惜,大順的年號還沒改,劉鈺既沒死也還沒逃亡,大順的決策圈倒是沒有被這種貿易繁榮衝昏了頭腦, 眼睛還是一直盯著孟加拉呢。
從出口上說,孟加拉的棉布、絲綢、黃麻等,都與大順的貨物同質。搞掉孟加拉, 收稅收到爽不說,貿易額將來更大。
從貿易上講,現在各國相互劫船,大順中立四處賣貨。一旦歐洲打完,勝利者拿到制海權,一腳就能把大順踢飛。一時爽和一世爽,大順現在的決策圈裡的人,還是分得清的。
但現在,確實是一副中立的樣子。
而且,在印度方向,大順也給足了英國面子。
法國艦隊和英國艦隊在印度海面,交過幾次手了。大順早早地表達了中立的態度,希望法國理解。
這一次的中立,和上一次英國進攻呂宋馬尼拉時候的中立,可完全不一樣了。
上一次的中立,是西班牙在馬尼拉有軍港,英國海軍繞了半個地球, 唯一能獲得補給的地方, 只有廣州。
大順的中立是:你們都可以進廣州港,西班牙你要是願意來,你也可以來。我也沒說不讓你西班牙來,是你們不肯來。
這一次的中立,則是:法國的軍港在非洲的模里西斯,英國在印度就有軍港。大順說,你們誰也不能進港,法國不行,英國也不行,馬六甲軍港是要塞區,各國軍艦均不得停靠。
兩次都是中立。
只是兩次的中立,都中立的非常有意思。
法國海軍雖然弱一些,但和英國其實在這邊也能打個有來有回。
問題是,打完一次,就得回模里西斯補給、維修。再從模里西斯開過來,再打。
杜普萊克斯之前只是印度都督,手裡可沒有海軍,這和大順很像,法國的海軍行政化,地方都督是動不了海軍的,所以法國在印度也沒有可補給的軍港。
法國雖然不爽,卻也沒辦法要求大順太多,畢竟現在北美的人參貿易,還是頂著中立旗號的大順船隊,在幫著運。
法國急需的硝石,也是大順打著中立旗號,從亞洲運過去的,而且皇帝還用內帑借給了法國30萬兩白銀的無息貸款呢——其實也就是當日後法國把印度的各個城市賣給大順、法國徹底從印度滾蛋的錢了,只是現在還沒到時候還沒說。
英國人對大順的態度,則表示戰後可以從明古魯撤軍,以後再也不去南洋了,也不會往南洋再走私貨物了什麼的,以感謝大順的中立。
還說到時候會幫著大順給葡萄牙施壓,讓葡萄牙從東帝汶滾蛋,不過得等戰後了云云。
而且保證在此期間,國王特許的私掠船,絕對不會劫大順的船。
故而此時,牛二在西拉傑面前,再度重申了大順的官方態度:我們是中立的,是官方使節團,來談硝石貿易的事,只是恰好趕上你們打仗,過來瞅瞅。
西拉傑對大順的態度,還是蠻好的。
大順既不偷稅,也不走私,畢竟硝石礦在西拉傑的手裡,別的玩意兒大順也不要,就算想逃稅也沒機會。
他倒是想把大順拉進來幫忙,大順這邊倒是也透露了一點意思:東方的事情,有東方的辦法。
想讓天朝幫忙,其實很簡單,你懂的,都是東方人,天朝的規矩還用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