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八六八章 備戰(十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六八章 備戰(十一) (1 / 2)

這一次,趙立本倒是真的找到了一點家鄉的味道,尤其是那條筆直的、彷彿故鄉運鹽河的運河。

他要去的地方,叫泥幹泊,原來肯定不叫泥幹泊,音譯的話,後世一般叫尼甘布。

但這裡有一片潟湖,伴隨著潮漲潮落,雖然距離成為西湖那樣的徹底隔絕大海的內陸潟湖還有很長的時間,但泥沙乾涸的場景,還是很適合這個泥幹泊的名字的。

趙立本只是個有些經歷的、走出去看看的普通平民百姓。

他不會去探究那些歷史和博弈,只是本能地感覺到,這裡的風光有幾分和家鄉相似。

自然不會知道,這條荷蘭人修的二百多里長、二三丈寬的運河,就是荷蘭人留給大順的最大遺產。

不只是這條從高浪埠一直修到北部肉桂產區的運河,可以運輸物資。

更是因為就因為這條運河,導致了南洋遷民木馬計的成功,以及這條運河為大順攻取錫蘭華人簞食壺漿相迎立下了汗馬功勞。

罪惡點說,當初遷民時候的計劃,就包含了“基建荷蘭人壓迫華人幹、惡名荷蘭人當,基建之後大順來解救這些華人”的法家手段。

印度洋的風暴雨季和旱季的交錯,以及肉桂產區和沿海港口的分割,使得這條運河非常重要。

現在運河已經修好,這條引入了淡水的運河,又承擔著一定的灌溉作用, 並且將錫蘭華人的村社, 沿著運河一路鋪開,貫穿了大順統治區的南北交通。

只要當初修繕過這條運河的華人還未死絕, 那麼大順在錫蘭西南地區的華人這裡,永遠就是王師。

趙立本並不知道這一切,只是感性地感覺到熟悉的運河風情,以及運河沿岸那熟悉的運河人家的建築模樣。

這裡和高浪埠那種地方還不一樣, 高浪埠的風格終究還是過於歐式, 這裡則是十足的中式。

運河上穿行著很小的烏篷船,因為大船走不了,太窄了,這味兒就更正了。

他要去的泥幹泊, 只需要沿著運河走就是, 並沒有多遠,便看到了一座小城。

軍營在哪,這倒是不用詢問, 因為不遠處的一座山丘上,正傳來隆隆的槍炮聲,當地的居民已經習以為常。

城市的商業區是沿著運河分佈的,離軍營很近的地方,就是整個錫蘭最大的魚市,離著很遠就能嗅到這裡濃濃的魚腥味。

一些打漁的人,正將一筐筐的魚裝車,應該是運往軍營的。打漁的人不是華人, 但運魚的人是華人, 趙立本就過去打了聲招呼,熟練地遞上去了煙, 詢問了一下該怎麼往軍營找人。

運魚的人倒是好說話, 便說魚市旁邊的商業街的酒館,那裡是最容易找到當兵人的地方。進軍營是進不了的, 如果想找人, 就在商業街的酒館裡等, 人多的時候就能打聽。

謝過之後, 便按著指引去了靠近運河的一片酒館區。

當兵的軍餉按月發,那麼這些商業街就會很自然地繁華起來。這裡的華人就非常多了, 隨便找了一家比較大的酒館,要了些酒菜, 便又和酒館的人打聽了一下。

酒館的老闆道:“打聽人也簡單。等著軍營裡休息時間,會有大群的人來這裡喝酒。到時候,你自買上些豬頭肉、熟牛肉之類的熟食,請上一盤,打聽打聽就是。”

“當兵的愛吃肉,軍營裡吃肉的時候少,不是吃魚,就是吃海菜、椰豆腐。酒嘛……這裡酒便宜,你給他們請酒, 他們怕是多半不甚熱情。”

也不知道是酒館老闆的話是真是假,趙立本還是決定聽從這個建議。

到了傍晚, 果真就湧來了一群人,吆五喝六的,這些倒都是華人了。不管是府兵還是拿餉銀的兵, 當地的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都沒服兵役的義務,也沒有服兵役的權利。

趙立本見了這些當兵的, 也不禁讚了一番,都是一些壯漢,膀大腰圓,身高肩寬,著實彪悍。

這裡正是大順在錫蘭的精銳駐軍的營地,幾個訓練嚴格的戰鬥工兵營,全在這裡。

之前趙立本聽到響槍炮聲的地方,原本是一場荷蘭人的炮臺。大順圍攻下來後,這座炮臺要塞,就成為了大順在這裡訓練戰鬥工兵的地方。

正好這裡既有運河,也靠近錫蘭最大的魚市,比較方便補給。除了吃大米, 要維繫這種高強度的訓練,油脂和蛋白質的必須的,這裡依舊延續了劉鈺在威海練兵時候的風格,吃魚吃豆腐吃植物油。

之前英法在印度的幾次爭鬥,大順這邊還是比較關注的。只是, 好幾次,杜鋒都判斷錯了。

畢竟,劉鈺的攻城法,師從法國。

按照杜鋒的推斷,覺得法國人攻英國人的城堡,那不是易如反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