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掉想給皇權當狗制度化這個整體訴求外,剩下的訴求,那就各不相同了。
如果,把這種軍事貴族和對外商人形成的利益集團,定義為大順特色的財閥集團的話,大概有這麼幾大財閥集團。
而這極大財閥集團的各自訴求,正是劉鈺想要聽到的具體內容,而不是籠統的當狗制度化這種。
這些各自利益息息相關的訴求,非常“巧合”的與大順即將參與對外戰爭的外交態度契合。
當劉鈺一一聽完他們各自利益集團的訴求之後,心裡也就有數了。基本上可以確定,大順的戰爭機器,可以開動了。
先表達訴求的,正是與劉鈺寫信給程廷祚,讓他們學派出人去檀香山這件事息息相關的鯨海壟斷特權公司。
也就是涉及到開戰之後,對俄外交政策息息相關的鯨海壟斷特權公司。
他們的訴求,倒是非常有意思。
就倆訴求。
一個是在檀香山建立一個補給基地,能夠提供他們在美洲東北海岸的捕鯨剝皮等活動的糧食所需。
另一個,就是希望朝廷能夠廢除漠北地區的貿易口岸,將與羅剎的陸路貿易全部轉移到黑龍江地區。
聽起來,似乎他們公司和羅剎人的毛皮商會是敵對的。
事實上也是。
但經過這些年的競爭,這種敵對的關係悄然改變,因為羅剎人在北極和美洲地區完全喪失了競爭資格。
劉鈺做鯨海節度使時候的諸多政策,使得大順領先於羅剎那邊許多年。
之後許多年的競爭中,羅剎人的海洋動物毛皮圈的競爭中,徹底失敗。
一部分“海盜”和“原住民起義”,摧毀了羅剎人在勘察加的造船據點後,大順的鯨海毛皮公司已經全然拿到了控制權。
正如當初大順下南洋,打荷蘭,是為了讓荷蘭與大順有合作基礎一樣。
鯨海地區的諸多事,也是一樣的邏輯。
羅剎人徹底失去了極寒區的毛皮主導權後,大順的鯨海毛皮公司與羅剎毛皮商人的關係,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當然,如果他們沒有失去極寒區的主導權,這種合作也就無從談起,而是不死不休的敵人。一如拿下南洋之後的大順與荷蘭,比之未下南洋之前的大順與荷蘭。
簡言之,之前劉鈺為了禍水西引,放下了一部分好處,試圖讓瑞典、羅剎、和大順三方合力,直接帶東方貨物進波羅的海,為此還掐死了丹麥東印度公司。
也開闢了從松江直接到彼得堡的貿易航線,使得羅剎的宮廷和貴族,拋開了羅剎的商人,壟斷了羅剎國的茶葉、大黃等貿易。
對大順來說,這件事無非也就是茶葉走貝加爾湖的貿易線,還是走海運貿易線的區別。
而對羅剎來說,則是內部的一次分贓洗牌。
即,女沙皇和一部分新貴族,搶走了控制貝加爾貿易線的大黃、茶葉利潤。
羅剎國的茶葉、大黃和絲綢業中心,不再是貝加爾湖畔的伊爾庫茨克。
而是轉移到了彼得堡。
對大順來說,自然是有好處的。
羅剎人向西的興趣,全面壓到了向東的興趣,羅剎貴族內部完成了一次洗牌。
伴隨著鯨海貿易公司在極寒地區的競爭獲勝,使得東進商人徹底放棄了東進到美洲的想法。
以羅剎此時的國家力量,無法支撐這種規模的擴張。
只能依靠分散的商人力量。